回忆往事
总觉得得到了
诸多老师的偏爱与照顾
遗憾的是
几十年从未郑重其事地
向他们表达过这份感激之情
但内心的敬意
却与时俱增相伴终生
可以说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01初二时,成老师教授语文和化学,并兼班主任。那时他二十出头,年轻英俊,生机勃发。到任后第一件事是在班里开展对手赛,要求每个同学找个心仪的学习对手,相互帮助相互鼓励共同提高。我本成绩一般,年龄偏小身体也不太好,音乐舞蹈跑步跳高全都不行。在这场对手赛中,我悄悄把目标瞄上班里的第四名,不曾想一学期下来,竟冲到第一。期末,老师依成绩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把全班同学画成了一列轰隆隆行进的列车,看着有幸坐在火车头上的自己,内心里的喜悦和自信油然而生。
我就是在成老师的引导下顿悟开窍的。他训练作文时要求先写大纲,有选择地写一些感兴趣的题目。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这不就是典型的主题先行吗?殊不知对于一个生在农村无任何阅读积累的孩子来讲,这种务实有效的方法教会我们在答题中找寻一个个有力的支点。化学课他用有限的资源展示出一个个神奇的世界,每一个化学元素都仿佛幻化成可爱的小精灵,以独有的方式存在、融合、变化,演绎出无穷的物质特性,我人生买的第一本书竟是《有机化学》,到现在都能流利地背出许多元素的化合价。还有他带我们参加义务劳动时的一些片断:麦黄六月,我们顶着骄阳在打谷场上垛麦秸,胆大的几个男生负责在垛顶压实,伴着垛体的增高,蓝蓝的白云天上飘,炎阳下小伙子汗如雨,一幅美妙的劳动画面,老师不由自主地吟出:“撕片白云擦擦汗,对着太阳吸袋烟”;带我们割麦子时,面对收工时的疲惫和被围猎的麦田,他说“不一会儿剩下个小台湾”,于是大家齐声喊:“愿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早晚自习,成老师喜欢坐在教室后边角落的火炉边,一边看书一边往炉膛里填炭,炉火烧得通红,温暖了教室,也映红了他的脸。我们无论什么题不会都能随时去问: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没有他不会的。后来宋祖英唱《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有一句歌词就是那味道:“小时候我以为你很神秘,让所有的难题成了乐趣。”
年高考恢复后,成老师考取山西省建筑工业学校,事实上他成绩很好,只因是农家子弟,不敢报考大学(那年大学和中专分开报考),也许这成为他的终生遗憾。
春天老师要走了,他对我们充满了留恋,摸摸这个的头,扯扯那个的衣襟,拉着我的手看着我的眼说:我要让你成为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生。
是他,在我心里种下一个梦想。
02冯老师,身材高大,慈眉善目,面色红润,猩红的酒糟鼻给他增加不少威严。他教历史,也是学校的副校长。
人生总是有很多说不清道不明的选择。
若论喜欢,我喜欢地理和化学,化学充满神奇却和我们的生活如此密不可分,我常常站在生产队里的院子里,看着化肥袋子上的分子式进行配比;地理很狂放,让人产生无尽的联想,山川河流海洋沙漠,季风雨林地震矿藏,彼此遥望分隔却又密切关联。以这样的心境进入文科班,预考被刷下丝毫不觉得奇怪。
满是沮丧的我背起行李回家,选择在村办高中复读理科。
不久母校招补习班,冯老师特意托人带话,希望我去复读,并要求传话人面见我父母,转达他的意思。就这样我踏上了复读之路。没想到在新学年第一次全校师生大会上,冯老师在讲话中竟将话题一转,说:明年咱们学校文科能不能考上一名大学生,实现零的突破,就看某某某(我的名字)了!
我一下子懵了!甚至怀疑自己的耳朵。15岁的孩子面对如此高的认可和希望,内心除了忐忑,实在想不了更多。很长时间我都不敢看别人的眼睛,也不敢听别人的议论。我何德何能敢承受老师这样的鼓励?我就是一个失败者,一个预考就被淘汰的考生,一个无缘走进高考教室的人。只是我不甘心继续父辈的命运,在辛苦耕作的父母面前,常常觉得自己更像一个不想吃苦的投机者。
整个复习阶段我都不敢正视冯老师。我的历史不好,那些历史事件像一团乱麻,扯不断理还乱。历史也是我高考中除英语外唯一不及格的科目。
冯老师离世前我曾去看过他一次,他已认不出我,更不可能记得当年说过的话。也许他压根儿就不记得,他可能在不同场合对很多学生说过类似的话,只是不知他是否意识到,他的话给了我多大的鼓励。
03高考的恢复造成教师的空前短缺。我所在乡下中学老师很多都是从初中小学转过来的。陈老师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开始代我们地理课,在此之前他代过语文、数学、化学、政治,甚至还代过体育。
那是一个“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学校每年有考取大学的记录,但都是理科生。文科班我们是第一届,年只有一位女同学考取晋东南会计学校,还是转校来的复读生。
生活条件实在太差了,十几个同学挤在砖垒土填的大通铺上,空中飞着打不完的蚊子,床上钻着捉不尽的跳蚤,吃的是长籽的菠菜、黑皮的萝卜、生虫的小米、变味的玉米面……最为困难的是严重缺水,早上打一桶水供全宿舍人用一天,洗脸刷牙洗碗,不敢有一丝的浪费,更谈不上有开水喝,没有人能买得起暖壶。
这些客观条件给了我走近陈老师的理由。
陈老师高大魁梧,面色褐红,为人豪爽,说话嗓门很高,尤其是那满头的黑发,密扎扎直冲云霄。也许是我自认为地理学得还可以,他竟是我高中时最不害怕的老师。
陈老师有四个儿子,没有女儿,二儿子和我们同班。他特别关爱女学生,课上课下总说有什么困难找他,去他宿舍喝点水总行吧?于是老师就多了一项任务:每天晚自习后,早早开好一壶水凉着,让我们这些孩子们喝个够。将近两年,我都是他办公室的常客,着实给老师增加不少麻烦。
几年前听闻老师脑出血住院,心中陡然产生一种说不上来的恐慌,待看到老师康复后的状况,甚是欣慰。那时父亲已经离世,我坐在老师和师娘身边,听他讲过去的事情,心里却幻化着父亲的影子。
04语文课马老师,我不是他最看好的学生,我的写作水平远远落后于很多同学,老师用严谨认真的态度为我树立了标杆,让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回村复读时的张老师,在我落魄的时候收留了我,为我提供一张安稳的课桌,而我离开时竟没能向他辞行,虽有放假之缘故,终归是我对不住他,他的微词何尝不是“爱之深恨之切”,可惜未到高考,老师已患病身亡。
需要致敬的老师太多了
只能借几句歌词送给老师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才知道那块黑板
写下的是真理
擦去的是功利!”
▍作者:韩有珍
▍责编:刘菲
▍审核:袁文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