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人聚会有一个习惯,叫做无酒不成席。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过量饮酒对身体有害,但是因为劝酒文化的存在,往往不得不面临酒精考验。今天我们就讲几个酒桌上常见的传言,看看是真的还是假的。
“酒量不好,多练练就行”
我们在餐桌上最经常听见的长辈教育晚辈的话,就是“小伙子,酒量还不行呐,还要再练,多喝几次就有量了”。事实真是如此么?其实,人的身体的确会对酒精产生耐受,很多人觉得自己因为经常喝酒,酒量也上来了,造成自我感觉越来越能喝的假象。(图片来源于网络)
殊不知,所谓“耐受”,仅仅是你对酒精反应的耐受,并非对酒精危害的耐受,随着你饮酒量的增加,危害只会进一步增大。另外,酒精耐受过程也就是成瘾的过程,到时候只怕是想喝少点,身体都不答应了!
“喝酒前先吃点东西,能防止喝醉”
久经“酒场”的人往往一上桌就说“我先垫几口,待会再好好喝”。这看似很有防范意识的做法,实则无法避免醉酒的发生。
进食和饮水有助于减轻某些酒后不适的症状,但是并不能抵消酒精对机体的伤害。想要防止醉酒,最佳解决方法就是不喝酒或者少喝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喝点茶(咖啡)能解酒”
不少好心人看到喝得东倒西歪的朋友,都会请服务员来杯茶水。但其实茶水或咖啡仅仅有助于保持觉醒状态,并不能改善判断力和动作的协调性,因此并不能解酒。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抽根烟、冲个凉水或者热水澡、适量运动都不是推荐的解酒方式,反而可能磕磕碰碰,带来一些受伤风险。对于已经喝醉的人来说,唯一有效的解酒途径就是等待,靠身体来慢慢代谢喝下的酒精。“今天喝低度酒,对健康有好处”
“洋酒喝不惯,咱就换白酒,实在不行,喝点红酒吧,红的度数低,还能软化血管”,不少人认为红酒是有益健康。
确实有研究显示,少量饮酒可以降低心血管病风险,但是这种作用表现为“U”型曲线,如果喝的量超过了一定阈值,风险则会大大升高。而且,每个人的阈值不同,生活中很难去精确界定,一不留心就从“有益”变成“有害”了。此外,最新的理论认为,无论何种剂量的饮酒,均会造成对身体的损伤,甚至可能诱发癌症等疾病。
(图片来源于网络)
“睡前喝酒有助于睡眠”
看电视剧常见到演员睡前拿着杯红酒或洋酒晃一晃,抿一口,似乎很有生活格调,同时对睡眠也很有帮助,其实这是没有根据的。(图片来源于网络)
喝酒后,体内酒精代谢过程中会产生镇静作用,确实能使人产生想睡觉的感觉。但酒精也同时干扰正常的睡眠节律。也就是说,喝酒后睡眠的质量很差,睡的时候不“踏实”,睡醒之后很容易头疼,并不能显著地消除疲劳感。总而言之,如果以前不饮酒,那就继续坚持敬而远之;如果以前经常喝酒,那么建议男性每周小于g酒精,女性每周小于g。为了您的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千万不能贪杯!关于喝酒,这些传言是真是假?------兰世亭医学健康科普第帖
马医生推荐
?酒糟鼻真的是喝酒喝的吗?
?世界上真的有“解酒药”?
?陪父亲小酌一杯前,需注意避免“双硫仑样”中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