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证常用方十六酒齄鼻

定义

酒齄鼻是发生于鼻及面部中央,以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为特点的慢性皮肤病。

临床特点:鼻及颜面中央部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

本病西医学称为酒渣鼻、玫瑰痤疮。

皮损表现:

辨证论治

A、肺胃热盛证

证候:多见于红斑型。红斑多发于鼻尖或两翼,压之退色;常嗜酒,伴口干、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

治法:清泄肺胃积热。

方药:枇杷清肺饮加减。

组成:枇杷叶1、桑白皮1、黄连1、黄柏1、丹参1、川芎1、白花蛇舌草1、甘草1

加减:嗜酒者,加葛花1;

便秘者,加生大黄2、厚朴2。

B、热毒蕴肤证

证候:多见于丘疹脓疱型。在红斑上出现痤疮样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张明显,局部灼热;伴口干,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凉血四物汤加减

组成:黄芩1、黄连1、黄柏1、栀子1、当归1、生地1、赤芍1、茯苓1、陈皮1、红花1

加减:局部灼热者,加丹皮1;

便秘者,加大黄1

C、气滞血瘀证

证候:多见于鼻赘型。鼻部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毛孔扩大;舌质略红,脉沉缓。

治法:活血化瘀散结。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组成:当归1、赤芍1、红花1、香附1、青皮1、陈皮1、茜草1、泽兰1、牛膝1

加减:鼻部组织增生呈结节状者,加海藻1、生山楂1、王不留行1

外治疗法

(1)鼻部有红斑、丘疹者,可选用牛黄洗剂外搽,每天3次。

(2)鼻部有脓疱者,可选用三棱针刺破放血,再用牛黄洗剂或氯柳酊外敷;

牛黄洗剂:由牛黄散与炉甘石洗剂混合而成。

(3)气滞血瘀型多见于鼻赘型。鼻部组织增生,呈结节状,毛孔扩大;将牛黄散(由人工牛黄粉3g,和生大黄6包,百部6包的比例配制而成),加入ml炉甘石洗剂(规格:ml/瓶)中混合,晚上洗净皮肤后薄涂于患处,1日1次。

典型案例

患者女,29岁,年6月24日初诊。

主诉:鼻部及两颊发红1年,自述1年来鼻头及两颊发红,起初时隐时现,近期红色呈持续性,食刺激性食物、寒冷、兴奋时加重,自觉灼热。刻诊:鼻尖、鼻翼及面颊均可见红斑,无皮屑,有轻度毛细血管扩张,口干、便秘,舌红苔薄黄,脉弦滑,西医诊断:酒糟鼻(红斑期)。

中医诊断:酒齄鼻

辨证:肺卫热盛

治法:清泄肺胃积热

枇杷叶1、桑白皮1、黄连1、黄柏1、丹参1、川芎1、白花蛇舌草1、生甘草1

7付

二诊,上方服用7付后,红斑消,扩张毛细血管仍显,大便通畅。上药去黄柏,继续口服。

三诊,上方又用14付愈。

小结

临床特点:鼻及颜面中央部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伴丘疹、脓疱、鼻赘。

肺胃热盛型:多见于红斑型——平行于皮肤表面,清热

热毒蕴肤型:多见于丘疹脓疱型——高出于皮肤表面,凉血

说明:以上医学观点为专家个人意见,不代表天江药业立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zz/5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