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杂谈中医调理酒渣鼻

蓝月提示:

健康靠自己生命属于你

检查不成病千万别侥幸

异常小指标生病慢悄悄

耐心学一点减少大风险

劝君提升健康管理学习意识

耐心看一篇完整的健康科普

这对大家都好!

酒糟鼻俗称红鼻子、糟鼻字,是中年人易患的一种慢性皮肤病。此病好发于鼻部、两颊、前额、颏下,幼期表现为皮肤潮红,伴有微细毛细血管扩张,呈红丝状,常在吃热、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精神紧张时加重,称为红斑期。此后在红斑的基础上出现成批的丘疹和脓疮,毛细血管明显扩张而成为丘疹脓疮期,久之鼻端肥厚,形成紫红色结节状的鼻赘,其表面凹凸不平,成为鼻赘期。中医认为由饮食辛甘、脾胃蕴热,复感外邪,邪热瘀结于鼻,其病位在鼻及面而则在肺胃。

酒渣鼻是一个很复杂的病理过程,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蠕形螨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其他如遗传性皮脂分泌过多、内分泌障碍(如甲状腺及性腺功能障碍等)、胃肠功能紊乱、体内的慢性感染病灶等都可能是其致病因素。而经常饮酒、吸烟、爱吃辛辣刺激性食物的人患病率相对较高。

丹溪云∶诸阳聚于头,则面为阳中之阳,鼻居面中央,而阳明起于中,一身之血运到面鼻阳部,皆为至清至精之气矣。酒性善行而喜升,大热而有峻急之毒。多酒之人,酒气熏蒸面鼻,血得酒为极热,热血得冷为阴气所搏,污浊凝结滞而不行,宜其先为紫而后为黑色也。须用融化滞血使得流通,滋生新血可以运化,病乃可愈。予尝以酒制四物汤,加酒炒片芩、陈皮、生甘草、酒红花、生姜煎,调下五灵脂末饮之。气弱形肥者,加酒黄,无有不应。入好酒数滴,为引使。

中医认为,酒糟鼻是因饮食不节,肺胃积热上蒸,外感风邪,血瘀凝结所致。饮食上应避免促使面部皮肤发红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生葱、生蒜、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少吃油腻食物,如动物油、肥肉;油炸食品、糕点等,以减少皮脂的分泌。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6、维生素B2及维生素A类的食物和新鲜水果、蔬菜。

中医经过临床观察总结,对此病大致分了三种类型并提出了具体治疗措施,现介绍如下:(1)肺胃积热证 口鼻周围皮肤潮红,压之褪色,散在淡红色丘疹,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滑数。治宜清泄肺胃,散除积热法。(2)热毒炽盛证 在鼻部、面颊、前额部红斑的基础上有丘疹及脓疱,伴有灼热微痒,相当于由红斑期变成丘疹期,舌质红,舌苔黄,脉象浮数。治宜凉血活血,清热解毒法。(3)血瘀凝结证 鼻部增生,毛孔开大,可见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状似橘皮,色多紫暗,舌质紫暗,舌苔黄厚,脉象沉数。治宜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法。

酒渣鼻医学上称为:玫瑰痤疮。原本白皙的脸庞却有一个酒糟的鼻子真的很令人尴尬,让大多数人头疼的烦恼。不仅影响美观,而且还难以治疗。黑黑的鼻头,看起来非常不舒服,因此,成为美的一个大问题。烟、酒、辛辣厚味,以及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内分泌失调、其他慢性炎症、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均可诱发或加剧本病,有的还并发结膜炎、角膜炎、睑缘炎、甚至角膜溃疡等,使视力退化。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本病多为毛囊虫所致,亦与家族遗传有关,必须针对病因及早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肺经血热外蒸,次遇风寒外来,血瘀凝结而成,当以泻肺清热,活血化瘀为治,介绍几则外治方供选用。

1.二黄软膏:大黄粉10克,硫黄软膏适量。将二者调匀备用。患处用温水冼净后,直接将药膏涂抹于患处,每天3~4次,连续7~10天。

2.金黄散:局部常规清洗后,取本品适量,用清水少许调匀,外敷患处,每日2~3次,连续2~3天。

3.颠倒散:飞硫黄、大黄粉各15克。将二者研细,置瓶中,加入冷开水毫升拌匀,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次,早、中、晚各1次,以搽后局部发痒为度,连续7~10天。

4.蛤粉膏:蛤粉15克,轻粉8克,青黛5克,川黄柏8克,煅石膏15克。将上药择净,为极细末,用芝香麻油50或毫升混合调匀,贮存备用。临用时,先以温热水洗脸,将药膏加入适量冷水调稀,涂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1~3月。

蓝月提示:健康无小事无病别侥幸你为自己健康都做什么了?

一天学一点,疾病离得远!

更多健康内容欢迎您







































诊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颠风初期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zz/1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