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途之中,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而当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标,这些不同形式的表达就会凝聚在一起,变得丰富、有趣,而充满力量。
《喜粤之味》第七集已上线!梅州一场特别的聚会上,厨师们身怀绝技,和而不同。为你呈现一场不同凡响的美食盛宴!
对团圆的渴望与珍视深植在食物之中
君姐并不是一位厨师,她专注的是搜集整理客家美食的历史渊源,发掘古老的菜肴,以及菜肴背后的故事。
长时间的流浪迁徙,让客家人对于家庭的安稳有着特别强烈的执着,投射到饮食上,便是赋予了食物诸多美好的寓意。一个相同的发音,一个喜庆的外形,传递的却是对生活最质朴的热爱。
守住传统的技艺,才有地道的风味
将充分浸泡的黄豆磨成豆浆,大火煮开。采用自家独门的豆腐制作工艺,按一比一的比例加入卤水与石灰,经过凝固、压制等工艺,一块洁白如玉,口感在细腻与弹牙中达到完美平衡的豆腐,便新鲜出炉了。
最地道的客家菜讲究原汁原味,调味料用的很少,盐巴、鱼露、生抽、胡椒、味精就足够了,然后凭借厨师巧妙的烹饪手法,呈现出食材最本真的味道。面对一块简单的豆腐,任何复杂的烹饪方式都会显得多余。
“客家煎豆腐”:只需小火将豆腐煎至两面金黄,少许的食盐调味,再撒上一点葱花,一道简单却经典的客家煎豆腐便呈现在食客的面前。豆腐咸香烫口,虽是素菜,却有着浓郁的香味,是客家厨师,素菜荤做的功力体现。
“肠头猪脸肉”:充分洗净的材料,仅凭借土榨花生油的提香,再加上食盐与胡椒粉,便充分激发出丰腴的肉香。火候的精准控制赋予了食材爽脆的口感,看似色泽清淡,但入口却极为浓郁。
推陈出新是对传统烹饪最高的致敬
传统的客家菜可以拥有更现代的表达。
“富贵双拼”:以蜜汁火方及脆炸腐竹做馅,包裹上松软的面饼,火方源自于杭帮菜的经典,腐竹则是客家人对豆腐类制品喜好的体现。经过巧妙融合,一道兼具客家特色,又融合了外埠美食元素,有着丰富口感与层次的富贵双拼便新鲜出炉了。
“樱花虾小炒皇”:传统的小炒皇,加入了樱花虾及太湖银鱼作为点睛之笔,厨师的阅历在一道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口感丰富,层次分明,色泽诱人,既保留了客家人对于食物本鲜的追求,又在食物的型格上有所创新,是对于新派客家菜的有益尝试。
食物是一个人人生经历的载体,一道菜层次丰富的味道背后是厨师几十年阅历的体现,曾经的不拘一格或许在若干年之后,又会成为传统的经典。而技艺的灵魂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推陈出新之间得以延续。
厨艺的切磋是因为共同的爱呀
“酒肉”:将土产猪肉用客家娘酒以及酒糟腌制半日,再下蒸锅蒸熟,然后放进烤箱炙烤,烤熟的猪肉色泽红润,散发出客家娘酒特有的清香,再取客家美食中的重要调料,九层塔、小米辣、蒜蓉、生抽调制成蘸料“金不换”,浇上明油,增香增色,客家元素十足、卖相诱人。
将石斑鱼下锅炸至金黄,以白醋、老抽、白糖及食盐调成糖醋汁,再下萝卜丝增加清爽的风味,起锅前勾芡。一道最为传统的客家宴席菜“醋溜鱼”就完成了。
“铁板本地黄牛肉”:将本地特产黄牛肉去除筋膜之后,切大块下铁锅爆炒,用海盐及黑胡椒调味,再下入松籽增香提味,原本韧性十足的本地牛肉在精确的火候控制下,变得如和牛一般软嫩,传统的本地食材呈现出更符合当下审美的表达方式。
一期一会的厨艺切磋,匠心独具的新老菜式,都能让人感受到食物与人的连接是多么的美妙,无论是坚守于传统的手艺,还是执着于创新的表达,抑或是对民俗细节的细心整理,他们对于食物,对于客家文化的热爱,都在这一桌宴席上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喜粤之旅仍在继续,更多的美好一起去看吧。
腾讯视频全网独播周一至周四每天中午12点更新纪同学小聊
你最喜欢广州的哪道美食?今天大家都在看点亮在看,不负好时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