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河南十八地市美食总汇

你说河南没有特色?

我说河南地处中原,

衔接东西,贯通南北,汇聚了各家精华!

你说河南美食只有烩面,我给你看18地市不同的特产美食!

先来一张美食地图!

▼▼

郑州郑州最有名的就是烩面了,烩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最出名的应该是合记烩面和萧记烩面。汁浓,汤白,面劲,天冷的时候吃面喝汤再得劲不过了!

烩面是以优质高筋面粉为原料,一种类似宽面条的面食。汤用上等嫩羊肉、羊骨(劈开,露出中间的骨髓)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先用大火猛滚再用小火煲,其中下七八味中药,骨头油都熬出来了,煲出来的汤白白亮亮,犹如牛乳一样,所以又有人叫白汤。

辅料以海带丝、豆腐丝、粉条、香菜、鹌鹑蛋、海参、鱿鱼等,上桌时再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汤可分为:汤面和捞面两种。汤好面筋,营养高。

蒸饺如新月一般造型美观,皮薄软筋、馅嫩鲜香、色泽油亮、灌汤流油。

猪肉要选三成肥、七成瘦的花肉,佐料是姜汁、料酒、小磨油、精盐,剁成馅,加水搅拌成汤馅。蒸饺皮是用烫面、死面混合,反复揉搓后再擀皮。

包蒸饺更有讲究,每个蒸饺须捏出12到13褶。而之所以被叫做“草饺子”则是因为它在烹制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步骤:要用松枝垫底,上笼蒸制。

开封开封的小吃应该是驰名中外吧!最有名的应该就是灌汤包子,没吃到开封的灌汤包,就不算来过开封!炒凉粉是开封人民深爱的小吃,加上豆酱炒得有一层焦皮,就着芝麻烧饼,美得很!洛阳游龙门、赏牡丹、品水席就被称为洛阳三绝。洛阳水席也是豫菜里很不一样的一类。水席可大可小,有传统名店,也有街头巷尾的小型水席店。更加平民化、更受喜爱的是洛阳浆面条,也叫“浆饭”。煮浆面条的水不是常用的清水,而是一种特制的面浆,煮出来黏黏糯糯的很好吃。

洛阳特产不翻汤的创始人刘振生,因其长期在“九府门”经营,人们称为“九府门不翻汤”,已有多年的历史。其材料为胡椒、味精、醋、木耳、粉条、海带、虾皮、紫菜、韭菜、锦珍、黄花菜、盐等。

制作上:将锦珍、木耳、海带、胡椒、虾皮和九种香料装入特制的大铁锅里(在锅当中有一全身是孔的圆柱型箍,高出锅面,菜及调料围在锅的四周),然后加满用鸡和鸡骨熬制成的高汤并浸透配料,锅底下置温火不断加温,并用勺不停地盛圆箍内的汤煨于配料上,使菜和佐料味逐渐渗出,而汤味丰满。

食用时在碗内放粉条、虾皮、韭菜、胡椒粉、味精、醋等,用锅中圆箍内的滚汤冲沏,再放一个不翻汤饼即成。

平顶山郏县饸饹面用荞麦面为面料,用料考究、独具特色。而且有暖胃去寒,滋阴壮阳,保健防病的功能。鲁山揽锅菜用精细猪肉,配料是猪肉丸子、蕨菜、粉条等。鲜香软嫩、咸辣适口,色形兼备。安阳“三熏”做法很有技术含量,但是,吃的时候也是非常享受的。看起来红红的,油润闪亮,肥而不腻,吃到嘴里,松香浓郁脆烂,回味绵长,真是风味独特的佳肴!道口烧鸡也是历史悠久,名扬海外的美食。做得好的烧鸡吃的时候不需要用刀,只要用手一抖,骨肉自行分离,可想有多么好吃了!鹤壁八大碗经济实惠,制作简单。传统意义上的八大碗主要包括四荤四素。四荤以猪肉为主,精选肘子肉,后臀肉,分为腐乳肉、小酥肉、扣肉、方肉;四素以皮渣、海带、粉条、豆腐为主,经过独特的工艺制作而成。鹤壁徐家沟村,鸭蛋双黄比例较大,蛋黄外又套一层蛋黄,纹理清晰,呈缠丝状,所以才叫缠丝鸭蛋。新乡红焖羊肉起源于新乡,来到新乡,首先要品尝的就是红焖羊肉。红焖羊肉把闷罐羊肉和南方的火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既能大块吃肉又能喝汤涮菜,肉嫩、味鲜、汤醇、价廉,上口筋,筋而酥,酥而烂,不得不吃。封丘卷尖吃的时候,将晾凉的卷尖切成片,盛在盘中,可摆成多种花样,上面放些香菜、香油就可以了。焦作铁棍山药是一味药食兼用的良药佳肴。作为食物蔬菜,细腻滑爽,别具风味。山药还有健脾、补肺、固肾、益脑、抗疲劳、抗有害物质刺激、增强免疫机能、调节心肺功能、兴奋制血系统、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武陟油茶也是河南很有名的特产,名为茶,实际确实是粥哦!别记错了!濮阳壮馍形如圆月,皮分4层,面皮肉馅、馅以鲜羊肉为主,外焦内嫩,食之鲜而不膻,香而不腻。壮馍分素和荤两种,最正宗的要数濮阳县城关镇小集王五辈壮馍。“濮阳糟鱼”是豫菜的经典名肴。鱼肉鲜嫩,鱼刺酥香,鱼肉鱼刺都是入口美味。许昌海三水煎包在奎楼街风靡许昌,是许昌市民品尝民族小吃的最佳去处。馅肉全都是优质新新鲜的小肥羊,合理搭配,色泽鲜艳、外焦里嫩!热豆腐是鄢陵县的传统特色小吃,用割豆腐刀将豆腐划成一口吞得下的菱形块儿放在豆腐皮上,浇上麻油、辣椒酱,豆腐皮包起放在盘子里,入口即化,豆腐皮儿筋劲耐嚼。漯河北舞渡胡辣汤也算是中原老字号了,现在北舞渡的胡辣汤又分为闪家、丁家、吕家和宛家四个专业大户,其中北舞渡隆源斋闪记胡辣汤最有名。侯集肘子位于舞阳侯集镇,又称“樊哙肘子”,用猪前腿精心卤制而成。口感筋道,食之齿颊生香,风味独特,具有生肌益肤、美容养颜之功效。三门峡石子馍又叫石子烧饼,因用豆石垫在鏊上烙熟得名。外形焦黄鲜亮,中凹边突,表面布满被石子烫黄的圆点,咬开后层次分明,咸香可口,还好放。在灵宝吃羊肉,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灵宝的羊肉馆一年四季生意都异常红火。春天吃提阳气、祛风湿,夏天吃促排汗、降毒素,秋天吃对呼吸道有好处,冬天吃更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的功效。商丘安平镇特产“鸡爪麻花”,因为形状像鸡爪才得名。具有落地即碎、香而不腻,清香纯正,入口酥脆,久放色香味不变的特点。芒山卤羊头用本地产山羊头为原料,配以葱姜及八大味卤制而成,不膻不腻,骨肉分离,香软可口。周口正宗的逍遥镇胡辣汤是在河南省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胡辣汤的汤料有十多种名贵中药材配制而成,汤香辣可口,人见人爱,还很有滋补功效。方布袋烧鸡和方布袋豆腐皮是淮阳一带最有名的小吃。精工制作,配料合理,色泽诱人,鸡味鲜美,咸淡适中,熟烂好吃。驻马店驿都沫糊用优质黄豆、花生米炒香磨碎拌入小米、芝麻、粉条、芝麻叶、胡萝卜用微火煲至粥状即成。粥香味浓、口味浓香、回味悠长。涮牛肚是汝南传统名小吃,主要用料有牛肚、竹签、肉片、大料、鸡汤等,将牛肚切片制成半成品。然后用竹签串起肚片,放进配制好的火锅里涮煮,再蘸上用芝麻、花生调制的佐料,味道简直了。南阳灌涨油旋夹层薄如蝉翼,焦黄酥香,味美可口。一圈一圈的看着就很有食欲,是以前家里来客人,用来招待的食物。新野板面又叫张飞板面,爽口、耐嚼、香中泛辣、辣中透香而享誉周边。白面条、绿菜叶、红臊子,入口酥辣清香,沁人心脾,令人回味无穷。信阳信阳炖菜是新派豫菜,遍布信阳餐饮市场的大街小巷,南北老少皆宜,价位低廉适中。大肠汤是信阳罗山的一种特产,主要由猪大肠、豆腐、猪血及各种卤药制作而成,配着米饭吃就很香。在罗山是很出名很好吃的小吃。济源鸡蛋不翻儿因在制作过程中不需反煎而得名,历史悠久、制作考究,风味独特,鸡蛋不翻儿深受大众喜爱,街边随处可见。

济源土馍是济源市王屋山区的传统土特产,用王屋山一种特有的白面土为烘焙介质制作而成的,是一种高铁、高锌、高钙、高钾、的传统食品,有醒脾健胃、消滞化食、柔和肠胃之功效。

  看吧!满满的都是河南各地市的特色美食!河南美食不仅仅是烩面,还有好多好多美味,我们为自己的家乡代言,为河南美食代言!

红枣及枣夹核桃讲解词

今天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河南的宝贝,在明清时期作为网红贡品经常出入紫禁城内院的御膳房,在年邓小平访问日本期间,曾把他作为国礼送给日本天皇,它别看不大,对女人的一生非常重要,大家能猜到吗?对,他就是被誉为红色宝物的——新郑红枣!当年被嘉靖皇帝称为“天下第一枣”

各位坐绿皮火车临近郑州站时,通常广播里都会介绍河南概况,其中就包含新郑红枣,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灰枣,有“灵宝苹果潼关梨,新郑红枣甜似蜜“的说法,它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黄帝以前距今年前的裴里岗文化时期,因为在新郑出土的裴里岗遗址时发现了碳化枣核,其中就有几颗在河南博物院一楼展示,到战国时代,韩非子所写的著作当中描述,韩国都城内两旁行道树多为枣树,老百姓在灾年之时取来充饥;前些年在当地出土的汉代墓穴当中发现铜镜,上面写有“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礼泉饥食枣”的诗句;今天在新郑孟庄一带,仍然保留有上千亩的枣地,其中很多老枣园里的枣树都有四五百年树龄,周边大、小红枣加工企业四五百家,新郑是河南著名的食品城,红枣产业数量是最多的,新郑的经济产量最近这些年一直稳步增长,去年在全国的百强县当中排在第40名,那么红枣产业发展这么好,可见大家都意识到红枣的好处及养生的重要性,枣子到底有那些好处呢?在古书《神农本草经》中,把药分为上中下三品,一共味药,上品药是什么?主要是补益作用的,特别有一特点,久服轻身延年,大枣就搁在上品里面;据有“安中,养脾和百药”的功效,什么意思呢?安中,中是什么?就是中焦,中焦就是脾胃,对脾胃有好处,特别是消化功能,消化功能好了就能加快新陈代谢,促进肠胃蠕动,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们体内大小肠共有8米长,在一个很小的区域内,如果一天不排宿便,体内食物就会发酵,导致面部长痘痘,暗疮等,上厕所时也是奇臭无比,我们要学会让身体更好的去“排毒”。我们知道中医看病是按照中国古老学说阴阳五行为基本理论,讲究四诊:望、闻、问、切。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闻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医院看病,很多中医开口先说,“来,让我给你把把脉”,这是最低等的手段,而高明的医生一看你五官,就能知道你身体那个部位出现问题,就像我们所学课本《扁鹊见蔡桓公》。我们脾胃不好通常会反映在鼻尖及两翼,只要出现痘,毒泡,色块,说明脾脏机能下降,会引起脾虚;脾脏失调会导致胃功能下降,胃功能差了,同时五脏都会受到诛连,因为胃是五脏之母,若鼻尖挤出分泌物,瞌睡虫会出现头晕,头痛,眩晕等,有的鼻头肿大,说明脾虚脾大,脾有炎症,胃的反映在鼻翼位置,如果出现颜色不正,痘或鼻翼根部颜色深,与肌肤颜色不同,最起码胃病史有3—5年以上,如果出现酒糟鼻更充分说明消化系统出现故障,比如:慢性胃炎,胃酸,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如长时间不理,会形成癌症,癌变率40%;中医所指的脾主要以消化,吸收功能而言,脾主运化,通血肌肉及四肢,脾开窍于口,因为脾是升清,胃是降浊,当脾功能正常时清气上升,浊气下降,人的口气是很清新的,没有异味,当一个人的脾胃功能失调的时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他的口腔就会有异味,有口臭;其华在唇,从嘴唇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脾是否功能正常,脾功能正常的人,嘴唇一般红润,饱满、很滋润,不起皮,唇线清晰完整,脾功能下降时,嘴唇不红润,有的发白,起皮干裂,唇线不清晰,有的断断续续,有的糖尿病人的下唇比上唇发白,下唇线中间部位几乎没有唇线;脾为后天之本是靠养的,中医讲思大气竭,也就是说长期的思虑过度,会引起食欲不振,气血生化不好等,而脾胃功能下降或失调的人就容易思虑过度整天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临近高考的学生,因为长时间处于记忆,思考状态,伤到脾胃,导致食欲不佳,不想吃饭,无论家长做出什么样的饭菜都没有胃口,而人们常说的相思病总是茶不思,饭不想,实际也是伤到了脾胃,脾胃不好的人可以吃些甜的,红枣就是最理想的食品,中医讲究五味入五脏,甘入脾,酸入肝,心入肺,苦入心,咸入肾;所以我们应该调好脾脏,因为它统管全身血液运送营养,就像卡车一样,没有油了,就送不到想要去的地方,身体就会下降,鼻尖及两侧就会反映出来,如果你鼻头两翼有痣,色斑、建议你马上脱掉它,因为风水面相学来讲,一个人的事业就是看鼻子!当然涂抹化妆品也可以,但都是遮掩的,短暂的,中医讲究的是“秀外必先养内”,所有面部上的痘、斑所以要从饮食下手,这样气血才会由内而外的散发光彩!青春永驻!红枣被誉为“长生不老之药”,就是养脾胃的,所以有“一日三颗枣,红颜永不老”的谚语。汉代医圣张仲景在他的著作当里面有一百多个方子,其中三分之一有大枣,接下来出一道选择题考考大家,答对了有奖品哈,红枣对那些病有较好的辅助作用?A心血管病患者B骨质疏松患者C老年痴呆病患者,选A,当然对骨质疏松和老年痴呆也有好处的,只能说对心血管病的效果更好,红枣具有益气补血的功效,益气就是增加力气。增加力气的过程当中心脏的力气也是增加的,补血呢?气血足心脏功能就好!给大家分享几个补气血的吃法啊,1,红枣,红糖,鸡蛋炖品,这个是明显补血的,特别是产后,属于气虚,血虚,气血两虚2红枣百合粥,能够促进睡眠养血的,百合偏凉,红枣味甘,性温,两者相加不上火,红枣养血安神,百合清心安神,能够促进睡眠,有养血的作用,3有能改善容颜的红枣阿胶蜂蜜膏,这个一般都是冬天吃,改善气色,补充气血效果特别好;只要是气血两虚,偏于血虚,面色萎黄或晄白的都建议多吃红枣,还有像1癔病性精神恍惚2中老年人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体倦乏力,大便溏泄等,3肝炎及肺结核后恢复期,身体虚弱,疲乏无力4.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紫癜,荨麻疹的辅助治疗;当然健康的人也可以经常吃,因为红枣属于药食同源,富含钙和铁,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和贫血有重要作用,中老年更年期经常会骨质疏松,正在发育高峰的青少年和女性容易发生贫血,对他们会有十分理想的食疗作用,其效果通常是药物不能比拟的。新疆和田大枣,陕西狗头枣都有些酸味的,不过西部的人也喜欢吃酸的,因为西部土地碱性比较大,而河南这个地方位于中原,五行属土,黄色,对应人体器官的脾胃,过去的皇帝称自己为九五之尊,为什么是九五之尊呢?9是阳数当中最大的,阳盛则代表天,5属土在当中,最中心的数字,黄天后土以我为中心,所以称九五之尊,《周易正义》说,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所以食物分五谷,山川有五岳,儒学重五常,唱歌要会五音,另外还有五味,五经,五官,五福,五伦,五彩,五湖等等,包括我们的国旗都是五角星国旗,还五颗五角星,我们这个地方5就是我们代表的数字,土是我们的象征,土生万物,流于四季,总览全局,助之四时,合为五行;东方甲乙木,南方庚辛金,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中央戊己土,所以特产就是一个地方特有产品,其他地方没有,即使能成活也没那个功效,晏子说:“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通常讲北方所产的东西都为热补之物,如人参,鹿茸等,吃不好会流鼻血,身体亢奋,甚至躁狂,你看那边的人都性格耿直,豪爽,同时脾气也很火爆;南方产凉性的,香蕉,椰子,枇杷,螃蟹,牡蛎等,所以那边的人一般容易感冒,患有风湿,温病等。而我们中原兼顾南北,四季分明,所产之物都是温性的,温补的,所以你不用担心,我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吃,都能吃,大人,小孩,老人都能吃,还可以多吃,常吃。我们的小麦是养人的,种植面积不大养活一亿多河南人,还要往外输出,我们的山药是最好的被称为“怀参”,还有太行山一代的小米,我们的红枣是最滋补的被视为珍宝,当成贡品,现在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通常每家都会常备3—5斤,用来煲粥,煲汤,生吃等,在煲汤煮红枣时,锅里很容易起沫沫,这个不要去掉,这是因为其含有多糖和皂甙,这两个物质可以调节人体内的脂肪代谢,它可以让这些垃圾不容易沉积下来,同时可以延缓衰老,抵抗一些肿瘤病的发生,它对人体健康非常非常好——这是医学博士何嘉在CCTV10科教频道说的,有视频为证!

另外现在比较受欢迎的产品是枣夹核桃,红枣补益养心,核桃益智健脑,真可谓核桃加红枣胜似灵芝草,常吃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红枣是新郑灰枣,核桃来自豫西山区卢氏县域,可以说是营养翻倍非常美味,是一些脑力劳动者和中小学生的必备零食,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不是好想你,也不是真的常想你,更不是每天想念你,天天想着你,整天念着你等品牌,而是我们当地的郑公子,大家知道新郑是郑州的前身,以前新郑包含郑州,现在郑州包含新郑,同为郑地,是春秋时郑国国都,郑姓发源地,郑公子作为当地企业以城命名,立足郑州,以弘扬河南文化为己任,在我们所购买的产品包装上面既有河南方言,也有河南的文化符号,如少林功夫,安阳甲骨文等等,在您送亲朋好友或自己吃时更能加深对河南的印象与回忆,希望大家多吃多支持我们河南的红枣和枣夹核桃这些补益食品,拥抱健康,远离疾病!

豫菜五千年

“川、鲁、粤、苏、闽、浙、湘、徽”,这是中国人熟知的八大菜系,也算是中餐的代表。即使是八大菜系之外的地区,提起一些代表菜,很多人往往也能脱口而出,例如东北的锅包肉、贵州的酸汤鱼、西北的手把肉……然而说到河南,不少人都接不下去……

抱歉豫菜是个啥?

在这个全民自称“吃货”的年代,豫菜几乎很少引人注意,代表菜品更是寥寥无几。前几年《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涉及到河南美食,很多地方都是轻描淡写,除了黄河鲤鱼焙面之外,还讲了一个在上海陪读的河南妈妈学习红烧肉的故事。而那一集播出后,还在网络上引发了红烧肉做法的大争论。

事实上,无论是问外地人还是本地人,河南当地到底有什么代表性美食,大多数人都会回答说“烩面”。可在当地美食家、大厨眼中,这是对豫菜赤裸裸的羞辱,烩面只是一种小吃,怎么能代表河南美食,只有那些大菜、名菜、硬菜才能算。可令人尴尬的是,没什么人都说出几道豫菜名菜。

(如今,一提起河南美食,很多人脑袋里第一个浮现的就是河南烩面。)

说起来豫菜的历史不仅不是一片苍白,还曾风光无限。北宋汴梁自不必说,就在上世纪前半页,豫菜的地位还可以与鲁菜相媲美,并且全中国最早的餐饮连锁店就是豫菜馆厚德福。为什么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豫菜就失去了生存土壤?

豫菜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烹饪的发展往往与历史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豫菜也不例外。早在年前的夏朝,开国王启在今河南禹州摆下国宴,宴请四方诸侯,史称“钓台之亭”。商朝伊尹,提出了“五味调和”、“以汤说美味”,这是与豫菜有关的最早的烹饪理论。

河南历史上的几座都城,也都推动了豫菜的发展,例如史书记载的“周代八珍”以及唐朝武则天定制的“洛阳水席”。及至宋代,国都汴梁是全国最大的消费城市,《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酒楼、饭馆、食店、茶肆,遍布大街小巷;《东京梦华录》所记载的“七十二正店”,以及市肆铺面所经营的菜肴已达数百种,豫菜达到鼎盛。

(洛阳水席起源于唐代,全席24道菜,有八道冷下酒菜,四道大菜、八道中菜、四道压桌菜。牡丹燕菜是铁定会出场的角色,成品如一朵洁白如玉、色泽夺目的牡丹花,浮于汤面之上。)

后来,宋室南迁,豫菜的势力有所滑落,但仍对江南烹饪产生了巨大影响。明清时期,豫菜式微,但在各大菜系的比拼中仍有一席之地。明代《梵天庐丛录》就记载说:“晋、鲁、川、滇、豫、粤、苏、浙等省,食各有味道,菜各有拿手。”

袁世凯让豫菜迎来了辉煌年代

到了清朝末年,那时的北京城,只有鲁菜才最入流,风头完全压住了其他菜系。按照《中国烹饪》的记载:“在北京有名的大饭庄,什么堂、居、楼、春之类,从掌柜到伙计,十之七八是山东人,厨房里的大师傅更是一片胶东口音。”

在鲁菜的包围之下,却有一家河南馆子杀出一条血路,这家饭馆就是厚德福。厚德福的创始人陈莲堂是河南杞县人,父母都是乞丐。陈莲堂十几岁就来到京城,在饭馆打工,后来学了厨艺,精于烹调。年,北京大栅栏一家烟馆关门,陈莲堂就在这里创办了主营河南菜的厚德福。

开始几年,厚德福的生意并不好。但是随着帝制崩塌,一个人的崛起改变了厚德福的命运,这就是河南项城人袁世凯。

袁世凯喜欢吃鱼,也喜欢钓鱼。在洹上村隐居的时候,自称为洹上老人,自己修了鱼池养鱼。袁世凯最喜欢的鱼是开封北面黑岗口的黄河鲤鱼,认为其他地方的鱼无法与之相比。而袁世凯最喜欢吃软溜鲤鱼焙面,又叫溜鱼焙面,这是现在中外皆知的河南名菜,用糖醋软汁制成,又称糖醋溜鱼焙面或软溜黄河鲤鱼焙面。

说起鲤鱼焙面这道菜,其实制作也不复杂,主料选用黄河大鲤鱼,因为黄河水急水凉,所以黄河大鲤鱼的肉质“鲜白紧嫩”,再将鱼用糖醋酱料和焙面配合,一道鲤鱼焙面就完成了。而吃这道菜更有讲究,一定要用勺盛鱼和酱汁,筷子夹面,同时送入口中才算完美。

至于生活在北京的袁世凯如何吃到新鲜的黄河鲤鱼,史料上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河南当地官员用箱子盛满没有凝结的猪油,刚刚捕捞出来的活鱼就被投入这猪油中,随着油的凝结,鱼窒息而死,又与外界的空气完全隔离;第二种说法是,当地官员将泉水装在大桶中,把捞起的鱼放入大桶,用火车运到北京。

另有记载说,冯国璋任北洋总统时,曾命人捞起中南海的鱼,以高价卖出,其中就有袁世凯放生的从河南进贡来的鱼。所以,综合起来看,第二种说法的可信度更高。

随着袁世凯的崛起,作为河南馆子的厚德福成为了达官贵人的聚集之地,厚德福的生意也一下子好了起来。年袁世凯称帝,厚德福更是借用“河南人”这块招牌制造舆论,一时间,厚德福生意越做越大,资金雄厚,名厨云集,成为当时京城颇有名气的饭庄。

(百年豫菜馆厚德福歇业前的店址,位于北京德胜门内大街。)

梁实秋笔下的豫菜

袁世凯称帝83天后就宣布取消帝制,随后因病不治而亡,借用袁世凯造势而声名大噪的厚德福却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影响,这是因为当时厚德福的手艺在京城确实是排得上号的。

梁实秋是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京城的哪条胡同中有什么名吃食、哪家馆子里有什么风味菜,梁实秋几乎都能说得出来。他在《雅舍谈吃》一书中,描写了许多京城美食中的杰作,有全聚德、便宜坊的烤鸭;正阳楼、烤肉宛、烤肉季的烤羊肉;厚德福的铁锅蛋、瓦块鱼、核桃腰;玉华台的水晶虾、汤包、甜汤核桃酪;致美斋的锅烧鸡、煎馄饨、爆双脆、爆肚;东兴楼的芙蓉鸡片、乌鱼线、虾籽烧冬笋、糟蒸鸭肝;忠信堂的油爆虾、盐焗虾等等。

这些馆子里,绝大多数都是鲁菜,这也是当时京城的主流,豫菜馆就只有厚德福一家。在梁实秋的笔下,厚德福足以和那些鲁菜大饭庄相媲美,而厚德福的几道名菜:黄河鲤鱼焙面、炸核桃腰、铁锅蛋、瓦块鱼、两做鱼等,读来至今令人口舌生津。

瓦块鱼选的是肉厚的黄河鲤鱼或鲢鱼,取其中段最好的部分。刀法也有讲究,不仅要把鱼片去皮,切得厚薄适中,还要避免把鱼刺切得过分碎段。片好的鱼片外面裹得也不是面糊,而是蛋白粉芡。温油入锅,炸黄,然后用上好的藕粉加冰糖,做成糖醋汁。趁热加上一勺热油,浇在炸好的鱼块上,最后撒上姜末,即可上桌。

那道著名的炸核桃腰,是选用上好的猪腰切成长方形的小块,表面纵横,用立刀解十字花刀划出纹路,然后下油锅炸之。这时候的油要热而不沸,炸到变黄,腰块缩卷成圆形,刀口绽开,成核桃状,故名核桃腰。炸到金黄的核桃腰趁热蘸花椒盐食用,一时脆嫩利口,不软不硬,椒香满口。

民国十五年(年),北京《晨报》曾这样撰文:“京中豫菜馆之著名者为大栅栏之厚德福,菜以‘瓦块鱼’、‘红烧淡菜’、‘拆骨肉’、‘核桃腰子’‘酥海带’、‘风干鸡’为佳。其面食因面系自制,特细致。所制月饼有枣泥、豆沙、玫瑰、火腿,味极佳,且能致远,与南方茶店所制者,迥不相同。”

不仅如此,厚德福在民国时期最盛的时候,开了十多家分号。店面拓展到上海、天津、沈阳、哈尔滨、西安、青岛、重庆、南京、长春、成都以及香港、台湾、日本等地。

土生土长的河南人都不知道豫菜

年之后,豫菜也还有过短暂的辉煌。河南记者焦素芳所著的《豫菜百年》中记载:“新中国成立后,河南长垣因为厚重的烹饪历史文化底蕴受到人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zl/8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