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周皮炎

是一种发生在口周的以红斑,丘疹和脓包为特征的损容性皮肤病。以20-35岁女性多见

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长期外用含氟皮质激素及氟化牙膏是最常见的原因,其他因素有日光敏感,皮脂溢出,感染等

临床表现

1.皮损特点

皮损特征为对称分布于口周的红斑、丘疹、丘制包疹、陈电及鳞屑,口唇周围有一狭窄皮肤不受累。病程持久者发生毛细血管扩张

2.好发部位

好发于口、鼻周围、双侧颧部、下颏部位,鼻部、唇部常不受累。

3.自觉症状及病程

伴有不同程度的痒感或灼热感,慢性病程。

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好发于女性,分布于口周的红斑、丘疹、脓疱及口唇周围有一狭窄正常皮肤,可以诊断。常与脂溢性皮炎、酒渣鼻、接触性皮炎相鉴别。

1.脂溢性皮炎

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以表面覆有油腻性鳞屑的黄红色斑片或白色棟秕状蝴屑斑为主要损害,自觉瘙痒。

2.酒渣鼻

多见于中年人,好发于鼻部,两颊、前额也可发生,不累及其他部位,皮疹以红班损害为主,常伴毛细血管扩张,晚期形成鼻赘。

3.接触性皮炎

有明确接触史,局限于接触部位,为界限清楚的红斑,丘疹,水疱等,去除病因可较快治愈?

治疗

停用含氟皮质激素及氟化牙膏。

1.全身治疗

四环素,每日1g,连续3周口服,然后减为每日0.5g,再服3周。

2.局部治疗

局部外涂5%过氧化苯甲酰霜剂,每日2~3次;1%~1.5%红霉素霜或0.5%四环素霜,每日2~3次;1%氢化可的松霜,每日2次。

预防与调护

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积极寻找诱因并去除,局部用药宜温和,避免刺激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zl/8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