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养胃之王,用他好处多

在中国历史上,医学方面有一个补土派,创始人是李东垣,字明之,晚年号东垣老人,中医史学成为金元四大家,他是其中之一,脾胃之说的提出人,十分重视脾胃在人体中的作用,五行中,胃属土,正所谓皇天后土,助长万物,所以认为脾胃乃人之根本。

胃乃居中土,五脏中的枢纽器官,其他四脏受损,都会牵扯到脾胃,各个脏器也同时需要胃部消化营养来调养,所以脾胃虚寒受损易出现:便秘,腹泻,水肿,食欲不振等等。这个时候就需要养脾胃,当首推丁香,可以说丁香为中药养胃之王。《草本通玄》:丁香叶,补脾胃,驱胃寒,无出其左右。五行土旺,则健运,食停滞者,痞积者,皆可用之。土旺胜水,则祛湿,故痰淤积,肿满者,皆赖之。土旺清气升而清微上奉,浊气反降,故腹泻者不可缺也。《本经逢原》:丁香,泡制茶饮有祛湿降燥,驱风寒湿痹,散腰脐间淤血,冲脉为病逆转气里急之功;炒制则有中和益气,止咳生津,降逆之效。《医学启源》:丁香叶,味甘,除湿降燥,温中降逆,祛脾胃湿寒,和胃生津,主肌寒,倦怠目不欲开。辛、温。入脾、胃、肺、肾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用于脾胃虚寒、腹胀泄泻、疲劳乏力、腹痛、冷厥、反胃、吐泻等。

丁香,为桃金娘科植物常绿乔木丁香树的干燥花叶,亦可作为中药药材。含丁香油,其中主要为丁香油酚。又含鞣质、齐墩果酸等。我国的丁香茶主要产自吉林长白山,国外产地主要来自坦桑尼亚,印尼,马来西亚等地。

朱曦琴中医师

①治脾胃不和,全不思食,中脘停寒,呕逆恶心,脏寒泄痢,腹痛肠鸣,常服温中养胃散,思饮食。丁香一两半,白豆蔻仁半两,人参三分,甘草半两,炙干姜三两,炮,用干生姜尤佳,半夏曲半两。上同为细末,炼蜜为圆,每两作十圆。每服一圆,温汤化下,空心、食前服之,或细嚼汤下亦可。②脾胃阳虚治以温胃健脾:方用丁香20g、香仁50g、厚朴40g、干姜6g、川芎12g、灸甘草15g(《医学正传·胃脘痛》)③脾胃阴虚治以养阴益胃:枳方用沙参养胃汤加减:沙参、麦冬、石斛、白芍、山楂、知母、鸡内金、花粉、丹皮、乌梅肉、陈皮、生甘草。兼有湿阻加苍术、藿香、佩兰。④治脾虚泄泻:丁香叶30克,芍药15克(冬月不用芍药,加肉豆蔻,泄者炒)。上为末,粥丸。(《丹溪心法》丁香叶丸)

⑤治湿泻暑泻:丁香叶、车前子等分,炒为末,白汤下6、9克。(《简便单方》)⑥治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枳实七枚,丁香叶60克。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腹中耍即当散也。(《金匮要赂)枳术汤)⑦治自汗不止:丁香叶末,饮服方寸匕,日二服。(《千金方》)⑧治盗汗:丁香叶克,分作四份,一份用黄芪同炒,一份用石斛同炒,一份用牡蛎同炒,一份用麸皮同炒。上各微炒黄色,去余药。只用丁香叶,研细。每服6克,粟米汤调下,尽克。(《丹溪心法》)⑨治老小虚汗:丁香叶15克,小麦一撮,水煮干,去麦为末,用黄芪汤下3克。(《全幼心鉴》)⑩治产后呕逆不食:丁香叶15克,姜18克。水煎,徐徐温服。(《妇人良方》)

朱曦琴中医师朱曦琴中医师幼承庭训,执业后先后跟随多位民间身怀绝技的名老中医拜师学习,尽得真传。为振兴中医,弘扬国粹,感谢广大中医同仁、中医爱好者、患者、朋友们的支持,朱曦琴中医师特别为大家奉献出已做分类整理的近百种疾病的中医秘方,藏方、及我的临床验方,秘方,方便大家查阅,此方都是科学严谨,行之有效的方子。并非网络非专业人士流传的偏方,土方!一般只需要诊断清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药方,都会收到很好的疗效,可以放心使用!在此朱曦琴中医师对您的默默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为了广大患者的健康,我会更加努力,感恩一路有你!输入下面关键词,免费查询中医秘方

点击本文标题下,“A中医偏方养生宝典”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zl/7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