卒中茶后第一个脑卒中病人

白癜风药 http://m.39.net/pf/a_7509460.html

要说第一个脑卒中病人,首先需要解释“第一”的概念,而且学术界的第一和公众的第一,概念是不相同的。

公众认为的第一,指的是真正第一次发生的事件。第一个脑卒中病人在上天来看,可能是几千年,甚至上万年前的一只刚变成人的猴子。

因此,公众或上天的第一是准确的,但又是无法发现和验证的。

学术界的第一,实际上指的是第一次有记载的事件,而不是第一次发生的事件。第一个脑卒中病人就是有文字或者其他形式所第一次记载的脑卒中病人。

所以,我这里说的第一个脑卒中病人,也就是学术界的第一,并不是真正的第一个脑卒中病人。

回说《卒中轶事》,有几个分支,包括特定人物,事件,专题评论,尤其是《卒中茶后》系统,加在一起已经超过多篇。其中描述了很多历史上脑卒中的第一,其实也就是学术界的第一。

世界上四大文明发源之地,非洲尼罗河沿岸的古埃及,近东两河文明的古巴比伦,次大陆恒河两岸的古印度和远东黄河流域的古中国(上图),都有脑卒中的记载。

应该有很多人在这些所谓的脑卒中第一之前做过相同或者类似的事情,但是没有人作出正式的记载或者这些早期的文献随时间在战火中和人类的迁移中消失了。

那么谁是第一个或者最早的脑卒中病人呢?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中,学者们一致认为,接受了古埃及医学传承,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公元前-,见希波克拉底一章,上图)第一个描述了脑卒中。

在公元前四百多年,也就是离现在多年之前,希波克拉底在他的医书《希波克拉底文选-HippocraticCorpus》中创造了“卒中-Apoplexia”一词,描述病人像被闪电突然打倒在地,意识丧失,呼吸困难,不能行动和无法言语的现象。

有人说,在希波克拉底之前肯定有很多人描述过类似的现象,但是这些著作失传了,作者的名字也被遗忘了。

至少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记载提示希波克拉底第一个创造和使用了卒中一词。

希波克拉底说,“一个健康人,突然头痛,立刻失语,呼吸困难,对招呼只有呻吟,没有反应,出现尿失禁和失去感觉-SuddenlyaHealthyPersonisSeizedwithHeadPain,immediatelytheVoiceFails,HeSnores,andtheMouthisOpen,andifSomeonecallsormoves,HeonlyGroans,nothingwithMeaning,givesCopiousUrine,anddoesnotPerceive”。

希波克拉底又说,“如果没有出现发热,病人在七日内死去-IftheFeverdoesnotSeizes,HeDiesinSevenDays”。

希波克拉底对脑卒中的预后是悲观的,他强调,“严重的脑卒中是无治的,轻微的脑卒中也是难治的-ItisimpossibletoRemoveaStrongAttackofApoplexy,andnoteasytoRemoveaWeakAttack”。

遵照希波克拉底的描述,多数学者们认为脑卒中的历史是多年,从中国的春秋战国(公元前年-公元前年)时期开始。

在希波克拉底四百年之后,古罗马的“盖伦-ClaudiusGalen(公元-,见盖伦一章,上图右,红袍盖伦在古罗马讲述医学),通过他自己的临床观察,尤其是动物实验研究,并结合前人的文献,进一步解释了希波克拉底对脑卒中的定义。

盖伦说,“脑卒中是一种意识丧失,同时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的现象-ApoplexyisanUnconsciousnessoftheMind,withaPrivationoftheSensesandaPalsyoftheBody”。

盖伦进一步说,“脑卒中是因为所有神经失去感觉和运动功能-ApoplexyisaPrivationofSenseandMotioninalltheNerves"。

盖伦第一个把脑卒中与神经功能丧失联系了起来。

盖伦认为,脑卒中是因为冷、粘、厚的痰或者黑胆汁堆积在脑室,阻碍了传导感觉和运动的动物元气所造成。

在盖伦前后,还有多位学者也描述过脑卒中,包括SoranusofEphesus(公元1-2世纪,见Soranus一章),AretaeusofCappadocia(公元1世纪,见Aretaeus一章)和CaeliusAurelianus(公元四五世纪,见Aurelianus一章)。

当时对脑卒中的解释主要有两种理论,一种是“体液四行学说(黑胆汁,黄胆汁,痰和血,相对应于水,火,土和血)-HumoralTheory”,另一种是“神明的惩罚-DivinePunishment”。这些观点一直延续到14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才开始出现改变。

因此,在14世纪之前脑卒中的治疗,主要是带病人或家属到神庙去祈祷求助,减轻神明的惩罚。另外广泛使用放血,催吐和促泻等疗法来达到体液四行的平衡。

所以,两千年前,“大风起兮云飞扬”,当中国是汉朝(公元前年-公元年)时,盖伦把脑卒中定位于脑神经系统,并且进一步升华了脑卒中的病理生理为体液四行学说。

与古希腊希波克拉底同时代并驾齐驱的《黄帝内经-素问》(公元前-公元年秦-汉时期)称与脑卒中类似的现象,突发一侧肢体运动障碍等,为“仆击,薄厥,大厥,煎厥,偏枯”,并正确指出病因是“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东汉未年医学家,与古罗马盖伦(公元-)同时代的张仲景(公元-,上图左)首先使用“中风”来描述类似脑卒中的病人,他在《金匮要略》中提出,“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始然”。

中国东晋时期的葛洪(公元-,上图中)著有《肘后备急方》四卷,提到“卒中恶,短气欲死”,“卒中风,瘫,身体不自收,不能语,迷眛不知人”。并记载多种民间偏方,使葛洪成为中医治疗卒中的先知。

宋人陈言,字无择(—年,上图右),首先使用了“头中风”一词,把中风定位在头部。陈无择著《三因方》把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淫。

有趣的是与陈言同时代的陈鹄有一次想逃避官场值班,他别出心裁不像其他人使用“肠肚不安”为借口,而利用陈言的病因“风”创造了“感风”一词,后来演化为现在的感冒。

中医治疗脑卒中历史悠久,但是因为没有正确的临床实验方法,多为道听途说,以点带全。

有人说中医治疗中风真正兴起于年之后,但是近年来随着西医溶栓取拴的发现,中医基本上失去了急性脑卒中的市场,更偏重于促进病人的康复。

总之,最早有关脑卒中的中文描述发生在年前,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描述脑卒中时间相似,"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年英国的伊朗裔学者HutanAshrafian在《卒中-Stroke》杂志上引述了公元前年近东两河文明时期的“哈勒尔之战-BattleofHalule”(上图显示当时的地图,亚述帝国是现在的伊拉克,Elam属于现在的伊朗,目标是占领巴比伦)。

“古亚述人-AncientAssyrian”的帝国,即现在的伊拉克,与“古巴比伦人-Babylonian”阵营,包括坐落在现在伊朗和与伊拉克之间的多个小帝国,发生了一场相互征服的战争。

在巴比伦人的阵营中,有一个海湾小国叫Elamite,而Elamite的军队是整个巴比伦人阵营的核心之一(上图右插图是Elamite军队)。

然而当战争进入拉锯交战之时,Elamite的国王Humban-NimenaIII世(登基时间,公元前到年)在公元前年得了脑卒中,“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HisMouthSeizedsothatHecouldnotSpeak”。

可想而知,统帅不能说话,不能行动,导致军心混乱。Humban-NimenaIII世三年后过世,古亚述人趁机占领了巴比伦。

有意思的是Elamite国王Humban-NimenaIII的接班人,他的弟弟Humban-HaltashI世(登基时间,公元前到年)随后也死于脑卒中,导致巴比伦人阵营彻底崩盘。

另外,据《巴比伦纪事-BabylonianChronicle》所记载,“在4月15号,Elam国王Menanu得了脑卒中,他的嘴麻痹了,不能说话。一年后在3月7日国王去世-IntheMonthofNisanu,the15thDay,Menanu,KingofElam,SufferedaStroke,HisMouthwasParalyzedandHecouldnotSpeak.IntheMonthofAddaru,the7thDay,Menanu,KingofElam,Died”。

HutanAshrafian的引述,把脑卒中的历史提前了三百多年,达到年,也就是中国的周朝(公元前到公元前年),并且强调了脑卒中的家族史-FamilialStroke。

不仅改变了脑卒中的历史年代,Ashrafian(上图左)还进一步提出,风靡一时的“凯撒-JuliusCaesar(公元前-44年,上图右)大帝可能也得了脑卒中。

年Ashrafian发文称,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凯撒大帝患有癫痫和“美尼尔氏病-Meniere”,然而心血管系统一直良好。

但是历史上有记载,凯撒大帝多次出现头痛,眩晕和跌倒,可能与肢体轻度瘫痪,步态不稳,感觉缺失和眩晕有关。同时,这些症状也可以由脑卒中所引起。

另外,凯撒大帝有抑郁症和性格改变,也可能与脑血管障碍有关。

还有,凯撒大帝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在起床后穿鞋时突然死亡,提示心脑血管意外。

最后,历史记载中没有任何依据提示凯撒大帝有美尼尔综合症,虽然他可能有癫痫,但是应该属于成年后,因其他因素所诱发的癫痫,比如他在埃及战役中的受伤。

因此,Ashrafian认为从上述的迹象来推测,凯撒大帝有可能患有脑卒中。

德国的脑卒中历史学家AxelKarenberg(上图右)4年专门总结了多位罗马帝国君主获得脑卒中的证据。

公元51年罗马帝国君主AulusVitellius(公元15-69)的父亲LuciusVitelliustheElder(公元前10-公元51,上图左)因脑卒中去世,“他得了瘫痪性脑卒中,第二天过世-HeDiedofaParalyticStrokeontheSecondDayafterHewasSeized”。

开疆拓土有功的罗马帝国君主Trajan(公元53-年,上图左二)也得了脑卒中,死在了小亚细亚的战场上。历史有记载,“他也得了脑卒中,部分肢体瘫痪,全身肿胀-HehadalsoSufferedaStroke,sothataPortionofHisBodywasParalyzed,andHewasDropsicalallover”。

另外一个死于脑卒中的罗马帝国君主是LuciusVerus(-,上图左三),“他突然被一种叫脑卒中的疾病打倒,失语,放血治疗无效,三天后死亡-SuddenlyStruckDownbytheIllnesscalled“Apoplexy”,aBloodlettingwasAttempted,HeDiedThreeDayslater,withoutRegainedthePowerofSpeech”。

非常有意思的是历史学家Eutropius(-)在记载Verus死亡事件时,使用了“突然发生了被希腊人称为脑卒中的脑出血-StruckDownbyaSudden“SanguineousFit",anIllnesscalled“Apoplexy”bytheGreeks”这一段话。一个不懂医学的历史学家,居然在历史上首先指出脑卒中是“脑出血-SanguineousFit”。

另外,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王朝的三位君主,Alexander(-,在位期间-),MichaelIXPalaeologus(-,在位期间5-)和ManuelIIPalaeologus(-,在位期间-)都死于脑血管病。

回看罗马帝国君主的脑卒中命运,想起王国维(-)的《临江仙》,虽拥最高层,只是残照中:

过眼韶华何处也?萧萧又是秋声。极天衰草暮云平。斜阳漏处,一塔枕孤城。

独立荒寒谁语,蓦回头、宫阙峥嵘。红墙隔雾未分明。依依残照,独拥最高层。

Karenberg还总结了脑卒中的整个历史,从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开始,一直到文艺复兴。他坚信,希波克拉底第一个记录了脑卒中的临床现象。

其实远早于古希腊和古罗马而与古埃及医学同时代的古印度医学非常发达,在内科,外科和儿科等方面远远的超过了古埃及,古希腊和古中医医学。

古印度医学在公元前0-1年就有记载,是祭奠史诗Vedas。古印度的医神是Dhanvantari(上图左),其创立的医学叫Ayurveda,直译是“生命知识”。

与希波克拉底同时代的古印度出现了二个医生,一个叫Charaka(大概在公元前到公元后年,上图中)写了《Charaka行医录》,强调诊断,提出治疗与预防。

另一个叫Sushruta(公元前年左右,上图右)是个外科医生,也写了《Sushruta行医录》,记录了多种手术,包括了修鼻整形术,取出死胎,膀胱取石等。

虽然古印度医学尤其是外科学,远远强于古中医,但是在古印度传统医学中例出的80种神经系统疾病中,没有把脑卒中单独列为一种疾病,只有肢体麻木,偏瘫等与脑卒中有关的临床现象。

现在的印度学者在讨论古印度医学时,往往使用传统医学中的“偏瘫–Pakshaghata”-来代替脑卒中。

Charaka和Sushruta都描写了偏瘫,也就是现在定义延伸的脑卒中,也描述了治疗脑卒中的草药。

可以说,古印度医学在距今3到年就记载了偏瘫和肢体麻木,至少在与希波克拉底同时代,古印度医学就有治疗偏瘫和肢体麻木的方法。但是偏瘫不完全等于脑卒中,所以古印度医学对脑卒中的记载是模糊的,没有明确定义的。

然而,与古印度医学同时代的还有古巴比伦医学。

六千多年前,“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两河文明,也就是现在的伊拉克,起源于“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与“底格里斯河-Tigris”两条河岸。

在公元前到公元前4年间的“新苏美尔人-Neo-Sumerian”或巴比伦人时代,距现在多年,有两类医生,一种是“巫师-Asipu-Exorcists”,另外一种是“医师牧师-Asu-Physician-Priests”。

英国的两位学者JamesV.KinnierWilson(上图左)和EdwardH.Reynolds(上图右)4年发现并翻译了在新苏美尔/巴比伦时期遗留下来的两块粘土碑上,诊断粘土碑和治疗粘土碑,有关脑卒中的记载。

第一块粘土碑源于公元前11世纪,与脑卒中诊断有关,现陈列在法国巴黎的罗浮宫博物馆。

诊断粘土碑上的第一句写道,“如果一个人出现面部偏瘫和一侧肢体偏瘫,他得了脑卒中-IfaManisSufferingfromFacialParalysisandHalfofHisBodyisParalyzeditisStroke-SipirMisitti”。

如果是巫师作出的描述,则与医生牧师有所不同。

比如诊断粘土碑上有一段,“如果他得了脑卒中,有所恢复,但是仍有额部头痛,精神恐惧,那么鬼魂附体仍未解除-IfaManhashadaStrokeandhasRecoveredbutisstillSufferingfromFrontalHeadacheandismuchAfraid,thePossession(oftheDemon)isnotbeingRelaxed”。

另外,诊断粘土碑对脑卒中的预后也有所判断,比如“他拖着右腿行走,嘴巴仍然歪曲着,他能活一段时间,然后死亡-IfHeDragshisRightFoodinWalkingandHisMouthremainsContorted...HewillLiveonforaTimeandthenDie”。

第二块年代类似的粘土碑与脑卒中治疗有关,现陈列在英国伦敦的英国博物馆(上图左诊断粘土碑,上图右治疗粘土碑)。

苏美尔巴比伦人对面瘫很重视,在治疗粘土碑上,记载了脑卒中面瘫和其治疗。

比如,“如果他的嘴唇歪斜向右或者向左,他不能讲话-IftheMouthoftheMenandoneofHisLipsareTwistedtotheRightortotheLeftandHecannotSpeak”。

或者“脑卒中,导致嘴部麻痹-ForaStrokewhichhasseverelySeizedtheMouth”。

古巴比伦人认为,瘫痪是因为毒素所造成的,类似于被毒蛇或蝎子咬伤后的肢体瘫痪,所以他们有“瘫毒-ParalysisPoison”一说。

因此,治疗脑卒中的方法也是针对“瘫毒”而制作的油膏,草药熏蒸和咒语,外加按摩和肢体膏药热敷。肢体热敷是把草药煮成膏状,热敷在肢体上长达三天。

对脑卒中后面瘫的治疗也是一样,把草药弄成糊状,抹在脸上,然后按摩。

据治疗粘土碑记载,除了供神和祈祷之外,对瘫痪的肢体,往往使用植物为基础的治疗,类似中医的汤药。肢体按摩和使用拐杖应该属于早期的脑卒中康复治疗。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苏美尔人遗留下来的两块粘土碑把脑卒中的历史推到至少距今多年,也就是中国的商朝(公元前1-)时期。

苏美尔人因为宗教的原因不做尸体解剖,所以他们并不了解脑和脊髓的结构。然而令人惊奇的是,苏美尔文明的医生(上图)居然知道特定脑损伤所导致的后果。

比如左半球损伤会导致失语症,然而右半球损伤会出现左侧肢体偏瘫。

另外苏美尔文明的医生们根据偏瘫所在来推测预后。右侧偏瘫,伴随失语症则预后不佳。

在诊断粘土碑上还描述了轻度脑卒中或者短暂性脑缺血的表现,

“如果他得了脑卒中,但是没有肩部损伤,他能伸直手指,举手,而且可以饮水进食,三天内应该恢复-IfHehasaStrokeineitherHisLeftsideorhisRightsideisAffectedandHisShoulderisnotReleased,butHecanStraightenoutHisFingersandHecanLifthisHandandStretchitoutandHe‘snotoutofFoodorDrink-afflictionbyaGhostoftheSteppe.RecoveryinThreeDays”。

苏美尔的巴比伦人还认识到脑卒中的一侧性特性,包括一侧肢体,一侧面部瘫痪和失语。他们甚至可以区分脑卒中的面瘫与周围面神经损伤引起面瘫的区别。

同时,他们还描述了脑卒中早期的软瘫和慢性期的硬瘫和强直痉挛,认识到卒中时昏迷和意识丧失,并往脸上泼水来唤醒昏迷病人。

最重要的是苏美尔巴比伦人认识到脑卒中引起的偏瘫不都是神明的惩罚,而胆敢使用各种治疗手段来促进病人的康复。

苏美尔巴比伦医生(上图)似乎不能准确地区分脑卒中和癫痫发作,在诊断粘土碑中有一段描述,“一个男人在行走时向前跌倒,他的眼睛睁大,不能转动,同时手足瘫痪,属于鬼魂附体,导致癫痫发作。

这段描述既可以是脑卒中发生,也可能是癫痫发作。发病持续时间应该可以鉴别诊断,但是在诊断粘土碑上没有描述病程发展。

此外,还有一块同时代与文学有关的粘土碑,称为“颂主隆恩-LudlulbelNemeqi-IwillPraisetheLordofWisdom”,也有人称其为“病体之诗-ThePoemoftheRighteousSufferer”。

英国的学者Reynolds和KinnierWilson发现这首诗,其实描述的是一个脑卒中病人的情况。

我翻译了其中与脑卒中有关的一段。

鬼魂附体,TheAlu-demonEnvelopedMe,

意识昏迷。ThedeepSleep(of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tp/8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