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阿拉上海之ldquo淮国旧rd

题图:“淮国旧”

5.

在“收藏”网站中,浏览到有作为收藏品出售的淮国旧售货发票,觉得有点意思,不仅填写内容和要求与众不同,也使得上海爷叔在淮国旧里淘旧货的故事和细节有据可考,来选贴几张。

发票摘要:“木壳1只,6.5元”。来猜猜发票背后的故事:这大概是一只无线电收音机的木质旧外壳,大概有个爷叔东拼西凑一些零件,组装了一台收音机,末了还缺一只外壳,便去淮国旧里淘旧货,碰碰额角头。哈哈,淮国旧果然有求必应,连这种几乎属于废品之物都有卖,连这种小生意也做,还认真开具了发票。

若是如此,上海爷叔能不爱淮国旧吗?

这大概是一位玩摄影的穷爷叔在淮国旧里淘旧货,淘到“3件”打包一并出售的摄影器材,“上光机、切(纸)刀、冲(片)罐”,只要“9元”,真是很便宜啊;但其中上光机被注明“坏”,可能是上光板的铬镀层有部分损坏,或者是温控箱里的电热丝坏了。

真是:穷爷叔、穷白相,九块洋钿买三样!

这张发票上除了一般的货号、品名、价格等,还有来自老法师“检查身体”后相关的信息档案,如“F4.5—7.5cm”(镜头相对孔径、焦距)、“自拍坏,皮腔漏光”、“连套”等。

这款“上海牌型照相机”是上海照相机二厂的年产品,折叠式,带自拍功能,用胶卷,可拍12(6╳6)或16(4.5╳6)张,仿自德国“爱克发”。但爱克发被讽为“穷人的徕卡”,意思是具有徕卡的功能,但价格却便宜。

这只相机大概使用频繁、不当,被注明“自拍坏、皮腔漏光”,毛病严重,几乎废了,所以老法师只给出了“25元”的定价,对照新机价格元,仅值五分之一。

那么,这只几乎废掉的相机为什么还有人要买回去呢?最大的可能是看中了镜头,拿去用在照相放大机上,据说上海牌照相机的镜头还不错,纯手工打磨而就。

这张发票是购买一架德国产相机。在相机世界中,德国“罗莱”品牌享有贵族盛誉,而这架“罗来福来克司E型”是当时双镜头反光式的最高级专业用相机,罗莱相机工艺与技术水平的代表作;并配有“PLANAR/F2.8-8cm”(蔡司公司所产普兰那镜头),同样的贵族身份。发票上对这架相机的档案记载很详细,包括有配套仪器“曝光表(测光表)”、“皮套”,机身编号“”、摄影镜头编号“”,不足之处是“连动失灵”、“无遮光板(遮光罩)”。

寄售价“1,元”的价格不菲,买家是公家单位“徐汇区文化馆”。当时有不少公家单位也到淮国旧淘旧货,价格便宜是其次,主要是进口货如这样的高级相机一类,市面上无货可供,但淮国旧却能弥补市场空缺。

淮国旧名声在外,也有到沪的外地人去淘旧货。这张发票是外地公家单位“安徽艺术专科学校”买进了“西装1套45元、上装1件15元”,猜想是买去用作演出民国剧时做戏服道具。

这件是“南国旧”寄给委托人的通知邮简,即商品售出通知联,凭本通知以及实物寄售收据去领款;寄售品是“灯罩,2只”,委托日期是“年9月8日”,卖得很快,分别于“9月8日”、“9月10日”分两次卖出;售价是“0.25元,1只”,总价则“0.50元”;该联中有一项“调整后售价”,说明按寄售规则卖家可以调价,但实际没有调价;还有一项是“代扣手续费7%”,即旧货商店向卖家抽头的规则和费率;那么,店家对这笔生意抽头了多少呢,是“0.04元”,实算应是“0.元”,再四舍五入;最后,卖家所得“实计金额0.46元”;对旧货商店和卖家都是一笔蝇头生意,尤其是店家,忙来忙去,只赚了“0.04元”。

南国旧(南京西路号/青海路)与淮国旧齐名。有人说:晓得淮国旧勿稀奇,晓得南国旧才稀奇。意思是仅仅知道淮国旧这个旧货盘子尚称不上“旧货玩家”。其实,南国旧与淮国旧是兄弟单位,上级单位同为“国营上海市贸易信托公司”(天津路2号,原国民党中央信托局中央储蓄会办公大楼),年6月成立,上海解放后的第一家国营商业公司。

没有找到淮国旧的邮简,借这张南国旧的来过过目。

6.

图解:年,淮国旧扩展经营业务,并攻城略地,占据马路对面的四明里沿街店面,新开出了一个“寄售收购门市部”。这地方与我家为近邻,在重庆南路沿街门面的1、3、5号(原为大陆银行、华成大药房、大众图书文具社),后门开在四明里。(《上海行号路图录》年版)

阿拉四明里的人直呼“旧货商店”,不会叫成“淮国旧”:“走,一道到旧货商店去兜兜”、“到旧货商店去领领市面”。弄堂里的大爷叔、小爷叔,无不以兜旧货商店为乐,把旧货商店当作自己家里堆放各种各样陈年杂物的仓库,经常要去兜兜看看。一说起旧货商店来,都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每个人有自己的一本账!

重庆南路上的寄售部,后门开在四明里。店里几个老法师,经常要跑出来在弄堂过道里过烟瘾、聊生意。近水楼台先得月,四明里爷叔便得以凑上去旁听,有时则直接跑去估价柜台旁边轧闹猛、领市面。上海是个市民社会,做爷叔的洋洋么事侪要晓得一点皮毛,迭个勿晓得,伊个也勿晓得,人家就当侬是“乡下人”、“洋盘”!

大约是年,淮国旧在寄售部楼上的晒台里养了一条狼狗。淮国旧店堂里值钱的旧货很多,每天打烊后派人值夜班,但还是难免小偷光顾。有几次听说抓到了小偷,他们大多是在打烊关门前,躲进家具橱柜,半夜里出来作案。年年初,却发生了一场盗窃引发的血案。

淮国旧是卢湾区(当时)的商业明星单位,区公安局特别调给了一条警犬协助值夜。这是一条退役的德牧,双耳高竖、眼神凶狠、体格健壮,拖着大大的尾巴。养狗主人原是个印尼华侨,记得他大背头、酒糟鼻的样子。他的工作就是养狗和值夜班,值班时在店堂里把德牧放出去。

他每天早晚牵着德牧在弄堂里进进出出,都会引起骚动和围观,虽说大家都有些吓势势,但德牧威武、漂亮的样子还是值得近距离观摩欣赏!尤其是夏天的晚上,有不少人在弄堂里乘凉,德牧被牵着走过时都要去看一看,几乎弄成了夹道欢迎。这条德牧大概是受过训练,只是不声不响地乖乖走路,没有主人的号令,不会做出任何的危险动作。

年代初,在寄售部的前门,淮海中路/重庆南路的转弯角子上,开始有黄牛活动。起初,黄牛只是对淮国旧“抢生意”:拦下旧货,黄牛与卖家直接议价交易,甩掉类似中介的淮国旧,省却7%的抽头,有时也干点销赃的坏事……后来,逐渐超出旧货生意范围,做起了外币买卖生意。一时黄牛贩子人头攒动,形成了一个外币黑市,非法买卖的除了美钞、日币外,还有“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出国人员免税商品指标”等,成为上海重要的地下外币黑市之一。黄牛“上班”也早,寄售部开门前已到岗,与对面等待淮国旧店堂开门的一批人隔街呼应,使得淮海中路商业风景更加斑斓多姿!

那时政府也打击投机倒把。做黄牛的都是油滑透顶的人,把进出“老派”(派出所)看成是家常便饭,毕竟没有杀人放火,蹲个一夜班房就回家了。有的出来以后,还成了派出所布下的“眼线”,黑话叫“倒钩”,通过黑市交易寻找案子的线索。但他们也被保护,若哪天政府要拉网打击投机倒把,事先会给与“消息”。

四明里爷叔欢喜聚在淮海中路的大弄堂口站桩、看街头风景,经常碰到有内急的人来问“弄堂里厕所有伐”?爷叔们良心好,马上就告知“对面旧货商店里有”,那人匆匆谢了一声,便以百米冲刺速度穿过马路去店里,有时阿拉还要多说一句“进门朝左边走”!

(0年3月15日,待续末篇)

图解:年2月拍摄,四明里包括淮海中路/重庆南路转弯角子上的淮国旧寄售部即将拆迁,正在搭脚手架,那幢圆弧形立面建筑为重庆南路1号,也就是年代黄牛投机倒把的地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tp/82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