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到
纳福瑞
SPRINGFESTIVAL
小年到纳福瑞
SPRINGFESTIVAL
常言小年为春节的前奏,
而春节为一年的序章。
游子不顾在外奔波的疲累,
纷纷踏上归家的旅途,
将爱与思念浓缩在一声声祝福中。
小年至,温暖团圆至;
年之序章,福之伊始。
小年的由来和习俗是怎样的呢?
小艾这就来揭晓......
我国春节始从祭灶开始揭开序幕,每年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日,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来做赏罚,因此要祭灶神。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奉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糖(或蜜)融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供奉时还要心到口到念念有词:灶王爷灶王爷上青天,上了青天把言传,诸恶坏事我莫做,积善行德是家传。人们相信,一旦哪家被告有恶行,则大罪要减寿三百天,小罪要减寿一百天。举行过祭灶后,才能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小年为我国的传统节日
而南北方的小年由于历史因素与地域差异
在日期与风俗上也大有不同
快跟随小艾来看看南北小年差异吧
01
南方小年日期VS北方小年日期
北方大部分地区: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Q
(点击查看南方小年日期)
南方大部分地区:
腊月二十四——“民间传统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这天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02
大扫除VS掸尘
在北方,小年这天要彻底打扫室内,扫去灰尘,擦柜子的边边角角,洗洗刷刷,例如床单、被罩、沙发、窗帘等等,都会洗干净。扫尘为的是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户都要认真彻底地进行清扫,做到窗明几净。
Q
(点击查收南方小年习俗)
在南方,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也要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等,意为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尘”与“陈”谐音,故扫尘也就是把陈旧的东西一扫而光,这既指庭院内的陈年积垢,也指旧岁中遇到的不快
03
吃麻糖VS年糕
吃麻糖的寓意就是给灶王爷的嘴巴抹糖,把他的嘴巴黏住,免得上天说坏话。有些地方也吃“糖瓜”,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嘛。
Q
(点击查收南方小年习俗)
在南方,人们用酒糟、年糕等“贿赂”灶神,例如苏州,小年最重要的活动是吃“廿四团”。
04
吃饺子VS年粽
北方人大爱的饺子小年当然也不能缺席,小年晚上习惯吃饺子,意为给灶王爷送行,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过年时要上供,上供的饺子要端端正正摆上供台,民间也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
Q
(点击查收南方小年习俗)
南方有些地方有吃“年粽”习俗,寓意为“年粽年粽,年年高中”。
05
花馍VS米饼
北方会制作大枣饽饽、团圆饼、寿桃等面花,寓意着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在河南,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吃火烧,用面粉加红糖烙烤而成,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
Q
(点击查收南方小年习俗)
南方过小年,糯米很重要。广西武宣、桂平等地的民众喜欢在小年夜做米饼,米饼也有“团团圆圆”的寓意。
06
炒玉米VS糍粑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Q
(点击查收南方小年习俗)
而在南方,打糍粑是一种传统的节日风俗,多为庆祝新年等节日,每个地区因民族及习俗不同而各有差异。作为贺年食品的糍粑一般会在腊月制作,在农村,一般整个家族都会在一起打糍粑,以庆祝即将到来的新年。
小年到纳福瑞
SPRINGFESTIVAL
小年到新年将至
年味愈发浓烈
小艾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牛年如意!
更多精彩寒假放假及新学期开学通知
海大通讯社
文案丨王歆玥图片来源网络编辑丨陈硕颜晶晶责任编辑丨顾叶投稿邮箱丨shou_g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