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银屑病(牛皮癣)
案例一
患者自述:患牛皮癣30年,医院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佳,病情时轻时重。5年前又出现高血压病。经常头疼头晕。1月前皮损加重,现皮肤瘙痒加重2天来诊。查体:血压/90mmhg.中老年男性,营养中等,神智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生理反射正常,病理反射阴性。专科所见:全身弥漫多处皮损,表面覆有鳞屑。瘙痒严重。
治疗方法:臭氧大自血疗法10次,涂抹臭氧油6天,臭氧熏蒸10次。
治疗后结果:自述:皮肤从未如此快的速度康复,治疗到第六天皮屑消失,体重减轻12斤,气色红润有光泽,十天后恢复正常。
案例二
案例介绍:患者男性,69岁,反复皮肤红疹30余年,加重1周。30余年前出现红疹,开始时集中在腹部,后向全身扩散,主要在下肢及上肢出现,外院诊断为银屑病,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一般,后进行中医药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并伴有皮肤瘙痒,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瘙痒严重,影响休息。
入院诊断:银屑病。
治疗: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15次
治疗效果:治疗后病损处皮肤突出明显改善,与周围正常皮肤齐平,红肿明显消退,无明显瘙痒。
案例三
案例介绍: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全身皮疹3年,再发加重5个月人院。患者3年前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躯干皮疹,后扩散至颜面部、头颈部,伴瘙痒,红斑边界清楚,基底浸润明显,可见点状出血。曾至外院就诊,诊断为银屑病,给予口服药物治疗,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来我院疼痛科就诊。
入院诊断:银屑病。
治疗:三氧自体血疗法,浓度30μg/mL,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
治疗效果:患者颜面部皮损瘙痒较前明显改善,皮疹区域较前消退。
2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案例一
案例介绍:患者老年男性,主诉右胸部疼痛13天。患者于入院前13天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胸部疼痛,呈针扎样疼痛,触摸可加重,当时无皮疹,无咳嗽、咳痰、无肢体力弱、麻木,无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无口角歪斜,无视物异常等,就诊于我院门诊皮肤科,考虑带状疱疹,给予抗病毒、营养神经及对症止痛治疗,后患者出现右胸部皮疹且逐渐加重,自觉疼痛程度较前加重,今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疼痛科就诊,查看患者见右胸背部散在多发皮疹改变,考虑肋间神经炎,收住院治疗。
入院诊断:带状疱疹疼痛。
治疗:胸椎神经根附近注射利多卡因5mL+生理盐水15mL+腺苷钴胺0.5mg+曲安奈德20mg;三氧自体血治疗,每天1次,每周5次,共15次(1个疗程),初始浓度30μg/mL,第2次浓度增加至40μg/mL之后浓度不变。
治疗效果:治疗结束后,疱疹消失,疼痛明显減轻,VAS评分2~3分,不影响睡眠。
案例二
案例介绍:患者张xx性别:女年龄:57岁患者主因:反复双膝关节疼痛1年余,加重10天收入院。以“双膝骨性关节炎”收入院,入院行疼痛科中西医结合治疗,住院4天后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上眼睑外侧及左侧面部局部烧灼痛,随后皮肤出现红色不规则红斑,并有部分水泡出现,无皮屑,诊断“带状疱疹”。
治疗过程:行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剂量依次为臭氧20ug/ml;25ug/ml;30ug/ml;40ug/ml;40ug/ml;40ug/ml)3天后,局部灼痛明显好转,经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6天,红斑消退,水泡结痂,无疼痛。
案例三
案例介绍:患者男性,65岁,右侧胸前及腰背部反复疼痛8个月,加重2天。患者8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低热,右侧胸前及腰部皮肤自觉灼热感及疼痛,疼痛为针刺样,阵发性,无规律性。后逐渐出现疼痛区域皮肤潮红,带状分布,并很快出现丘疹及水泡,医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营养神经、抗病毒等治疗后疱疹逐步好转,但疱疹区域残留疼痛,疼痛感为放电样刺痛,诊断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给予止痛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后,疼痛稍缓解。2天前右侧胸前及腰背部疼痛加重。
入院诊断: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治疗:患者入院后行三氧自体血治疗。首先使用mL20μg/mL三氧抽取自体血mL混合后回输至患者体内,以后的治疗浓度分别为20μg/mL、25μg/mL、25μg/mL、30μg/mL、30μg/mL、35μg/mL、35μg/mL、40μg/mL、40μg/mL。治疗效果:治疗结束患者VAS评分降至1分。案例四
案例介绍:患者xx女年龄:32岁主因:右侧腰背部疼伴红斑水疱3天,加重1天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5天前自觉患感冒出现左侧头疼,疼痛在头部左前额部,疼痛性质为刺痛,放射至后枕部,3小时后左前额部出现潮红斑,很快出现绿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且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疼痛逐渐加重,自行口服感冒药物未见好转,1天前上述症状再次加重,且眼睑部出现潮红斑,今为系统治疗,来我院我科就诊。门诊以带状疱疹收入院。
治疗经过:入院后给予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偏振光治疗、经治疗2天后水疱开始结痂,疼痛有所缓解,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6次后出院,结痂部皮色变淡,后期回访;无再复发,无疼痛。
3
湿疹,皮肤过敏
案例一
案例介绍:患者女性,58岁,四肢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瘙痒20余年。20余年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先后出现四肢出现点状红斑及粟粒大丘疹,逐渐增多,丘疹很快变为水疱、破溃、糜烂、渗出,自觉瘙痒及灼热感。曾经医院皮肤科,诊断为湿疹,口服氖笨那敏、维生素C,外用皮炎平软膏,患者皮肤未见明显改善。年曾口服中药汤剂治疗6个月,效果不佳。1年前因皮肤瘙痒破溃难忍,来我院疼痛科就诊。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饮食、睡眠可,大便干燥,小便正常,体重较前无明显减轻。
入院诊断:湿疹。
治疗:三氧自体血疗法治疗15次(一个疗程)。
治疗效果:1个疗程后患者主诉四肢瘙痒及灼热感较之前明显好转,建议按疗程继续治疗。2个疗程后三氧自体血改为每周2~3次,半年后四肢无红斑粟粒大丘疹、皮肤无破损、无瘙痒,部分皮损融合成片轻度肥厚,无渗出液。案例二
武永秀,工商局,60岁湿疹,住院病号,双手裂口非常严重,平常带手套,辅助大自血治疗后,效果明显,10次没做完,就不用带手套了,在做大自血期间,听到我们病号药物脱敏,主动要求脱敏。
案例三
案例介绍:张女士52岁,手部顽固性湿疹,手部泛发性湿疹6月余,手足局部皮肤瘙痒、皲裂、渗出。
治疗:来我院接受5次臭氧大自血疗法后,手部瘙痒疼痛症状明显改善,渗液减少。
臭氧大自血疗法治疗10次后,手部皮肤如常,临床治愈,治疗后随访3个月未复发。
4
系统性红斑狼疮
案例一
案例介绍:患者女性,年龄59岁,因左上肢及双下肢活动不利3个月余入院。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双下肢瘫痪,生活能力低下。
入院诊断:化脓性脑膜炎后遗症、周围神经病、腔隙性脑梗死恢复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脂血症、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泌尿道感染。
治疗:给予舒普深抗感染,给予弥可保营养神经、杏丁活血化瘀等对症支持治疗,服用盐酸特比萘芬片后有所好转;再给予偏瘫手法关节松动+平衡转移训练,并予起立床训练站立结合免疫三氧血回输疗法。
治疗效果:患者双下肢活动能力改善,足部皮肤红斑有所好转,尿常规结果显示患者尿白细胞由/HP降低为/HP,尿液呈亮黄色,颜色清亮,患者活动度明显改善,病情恢复好,予以出院。5
慢性荨麻疹
案例一
案例介绍:陈女士,32岁。入院时,精神一般,面部皮肤散在红色皮疹,瘙痒,无畏寒发热,纳一般,二便可。经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在行5次大自血疗法后,红疹明显消退,未感瘙痒。10次后无红疹,至今未再复发。
臭氧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报告
临床资料
来自年3月至年2医院皮肤科的94例患者均为典型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表现为: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病程长达数月或数年。排除红斑狼疮、天疱疮、皮肌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以及其他严重系统疾患及其他过敏性疾病,并且就诊前2个周内未曾服抗组胺制剂,2个月内未服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A组56例,抽取患者的静脉血ml,混合三氧后进行回输,隔日一次;B组38例,口服氯雷他定,10mg,每日一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瘙痒程度、风团数目、风团大小和症状积分下降指数(SSRI)及复发率的变化。
结果
(1)A组的有效率为94.64%,B组的有效率为97.36%,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
(2)两组各症状前积分比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
(3)在降低慢性荨麻疹的复发率方面,自血疗法治疗组与氯雷他定治疗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自血疗法与氯雷他定都能较好的治疗慢性荨麻疹,但前者优于后者。惠八方-臭氧抗菌剂系列——惠肤宝
常用于:皮肤科、外科、内科、疼痛科、五官科、美容科等。
如:疱疹、扁平疣、尖锐湿疣、手足口病、脓疱病、疖、痈、手足癣、皮炎、皮肤瘙痒、冻疮、银屑病、痤疮、黄褐斑、酒渣鼻、脱发、白发、烧烫伤、脚气、灰指甲、褥疮、中耳炎、口腔溃疡、牙龈炎、鼻炎、鼻窦炎、感冒、发热、咽炎、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肠胃疾病、颈肩腰腿痛……
·动动手指转发到你的朋友圈,让更多人收获知识和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