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玫瑰痤疮有多种治疗方法,包括甲硝唑、壬二酸、酒石酸溴莫尼定等外用药物治疗;羟氯喹、抗生素、异维A酸等口服药物治疗;强脉冲光、脉冲染料激光、Nd:YAG激光等光电治疗以及各种联合治疗,但每种治疗方式都各有优势与不足,为探索一种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本研究观察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
来自西南医院医学美容中心周书帆、文丽萍、杜宇医生,选自年12月-年4月期间的例I型及II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联合组、水杨酸组及DPL组。其中联合组采用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水杨酸组及DPL组分别给予超分子水杨酸、窄谱强脉冲光单独治疗,每月治疗1次,共4次,治疗结束后比较各组疗效并统计治疗周期内各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
DPL组:
治疗时于面部治疗区域均匀涂抹2~3mm厚的光耦合冷凝胶,医生佩戴专用护目镜,患者以湿纱布或护目镜保护眼睛。首次治疗从低能量密度开始,于患者耳前区进行试验性光斑治疗,测试能量根据患者肤色、年龄、皮损程度及耐受程度进行选择,观察患者皮肤反应,逐渐调整能量密度至合适治疗参数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清除面部冷凝胶并立即予以冰敷30min,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4次。
水杨酸组:
使用30%浓度超分子水杨酸涂于面部,加少量蒸馏水轻柔按摩,持续时间为10~30min,观察患者面部是否出现红斑、白霜,或出现不能耐受的刺痛、烧灼感。若出现以上症状,用蒸馏水轻轻擦拭终止治疗,每月治疗1次,共治疗4次,嘱患者自行在家中使用水杨酸调理凝露点涂于丘疹、脓疱处,起始为2次/d,皮损明显好转后改为1次/d,直至皮损消退。
联合组:
交替使用超分子水杨酸及窄谱强脉冲光治疗,具体操作方法同前,共治疗4个月。记录所有治疗周期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注:A.治疗前;B.治疗4个月后
图:病例2VISIA红色区对比照
本文11图,此处仅显示5图
结果
联合组有效率为87.04%(47/54)明显高于水杨酸组70.37%(38/54)及DPL组65.38%(34/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注:总有效率两两间多重比较(χ2分割法):联合组VSDPL组χ2=6.,P=0.、联合组VS水杨酸组χ2=4.,P=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PL组VS水杨酸组χ2=0.,P=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注:A.超分子水杨酸可以深入皮脂腺,对丘疹、脓疱治疗效果明显,但对毛细血管扩张效果有限;B.DPL对毛细血管扩张效果显著,但对丘疹、脓疱效果欠佳;C.两者联合治疗Ⅰ、Ⅱ型玫瑰痤疮效果明显提高
图:超分子水杨酸联合DPL治疗玫瑰痤疮模式图
结论
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超分子水杨酸及单独使用窄谱强脉冲光治疗,且安全性良好,为临床医师提供了更优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引用格式:
周书帆,文丽萍,杜宇.超分子水杨酸联合窄谱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8(2):48-52.
此文为精简文,欢迎查阅全文/引用
?点击阅读原文快速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