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的酿酒人用糯米酿出一壶好酒

如需转载本文请注明:晚安常州(ID:JSwananchangzhou)

刘艳摄影

子小鱼

善诗者韵达心声,善酒者情逢知己。善茶者陶冶心性,善花者观花识人。温茶吟诗,花前温一壶月光酿的老酒,雅到极致了。

《孔丛子》曰:“尧舜千钟”,说明在尧时,酒已普遍推广。《史记》也记载,仪狄造“旨酒”以献大禹,由此可见,自夏以后,经商周,历秦汉,至于唐宋,都是以果粮蒸煮加曲发酵,压榨而后出酒。

年前晋代文人江统在《酒法》中有段经典总括:“酒之所兴,肇自上皇;或云仪狄,一日杜康。有饭不尽,委之空桑,积郁成味,久蓄气芳,本出于此,不由奇方”。其中“不由奇方”,意思是酒绝非刻意制造,而是偶被发现,可由粮食或果品自然发酵而成。

常州的酿酒历史和老酒的醇香一样绵延悠长,李白《客中作》曾曰,“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这里面提及的琥珀光液体正是黄酒,盛在玉碗里发出如琥珀般浅黄明亮的光泽。

据相关考证,李白诗里提及的兰陵便是常州,可见常州的酒品在古时便颇负盛名。

你细细观赏常州圩墩遗址出土的一些器物,那时人们已经了解到食物、水、饮品储存的重要性并发明出有效的储酒工具。

良渚时期,农业从锄耕进入犁耕时期,生产工具的进步促进了常武地区稻作农业的发达,为酿酒提供了最丰盈的原料。

“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因为酒的神秘特质以及酒文化在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中国人喜欢在年前酿酒,“酒”寓“久”,龙城人的年,除了做馒头、蒸团子、炸爆鱼、捣鱼圆这些传统习俗外之外,过年前一个月便要开始着手准备的,便是常州人的米酒文化了。

就是这一口醇厚甘甜的米酒,妥妥地熨帖了归乡人的心怀,仿佛喝下去的不是酒,是浓浓的“乡愁”。从“一碗米”到“一壶酒”,其实是漫长的哲学价值过程。

终日不思进取,你终只能保持“一碗米”的价值。

糯米酒主要原料是糯米,乙醇含量极少,因此深受龙城人民的喜爱。

糯米酒富含矿物质和氨基酸,烹调荤菜时加入少许,不仅可以去腥,而且能沁出鲜美的米香味儿。

米酒补虚补血补脾肺,善于窜透,能通肝、肺和肾经。入肺经,能补肺之虚寒。肺主皮毛,故糯米酒又能养颜养气血。用乳液混合适量米酒涂在脸上,还可做保湿面膜,美容护肤。

常州有群手艺熟稔的民间酿酒人,我就近寻访了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岗家村的戴建平师傅,巧了,正逢他在赶制加工一批米酒并把它加工转化成吊烧酒,我目不转睛地盯着这神奇的过程,甚感新奇。

据戴师傅通俗易懂的介绍,我们了解并观摩了常州传统米酒和米烧酒的操作过程,首先把糯米在水里浸泡两天两夜,吸足水分,准备一块干净的屉布放在蒸笼上,把晾干的糯米加到屉布上面,开始蒸。

如果这时你垫上些蒲草,糯米饭更易熟且增加了糯米饭的清香味。而因糯米已经被泡涨,因此蒸时不宜过久。

待捞出来的米被蒸得晶莹剔透,饭粒儿膨胀松散,嚼不沾齿时,便可把准备好的酒曲(常州人称酒圆子)放进米里开始不断搅拌,保证糯米受热均匀,直至散发出水蒸气。

然后试一下糯米的温度大概和我们体温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温度过高的话,酒酿出来时可能会有一股酸味。

为了能吃到多汁儿的酒酿,可再加些凉白开拌匀,用勺子按实,在中间挖个小洞,把合成物闷在缸里,这个季节无需密封,让其首次糖化有氧发酵十天,若是气温低于零度,为了保证酒曲的发酵温度,还要给酒料附上塑料薄膜甚至得多盖上几层棉被才行。

接下来注入水,继续发酵十天,糯米粒逐渐浮起,底部出现了一层米酒,两天后,糯米饭层变薄,酒越积越多,远远站在院门外,便可闻到糯糯的米酒甜香,米酒便这样制成了,一般来说,斤糯米能酿斤米酒,最终能吊出65斤左右的烧酒。

别看说着容易,但其中涉及到的“泡、蒸、晾、拌、压” 等十几道工序每个细节都不可掉以轻心,否则会直接影响米酒的质量和酿酒人的口碑,比如酒圆子的质量,捂料温度的把控,发酵时间的设置,添水的数量,拌酒曲时,如果水加多了,最后糯米是空的且不成块,一煮就散;如果发酵过度,糯米就空了,里面全是水,而如果发酵不足,糯米成了硌牙的生米粒,酒味也不浓。

糯米最佳发酵温度为25-30度,如温度过低发酵菌不会死亡,只是活动力减弱,如果把制好的米酒放进冰箱里冷藏一段时间,香味更醇,口感更佳。

刚做好的米酒便可生吃,但对肠胃有刺激,最好羼水煮来吃,味道便柔和许多,味道也不那么呛,常州人有时喜欢把一些小汤圆下入米酒中,打蛋花做成酒糟汤圆食用,味道真是一绝。

糯米酒虽只有二十度左右,也是不可贪杯的,因为它很会“后发制人”。

若有酒虫觉得米酒不过瘾,还喜欢将米酒吊成米烧酒,也是常州的老手艺了。

在米酒酿成的基础上,将原材料再浸泡十天,用煤火烧热,通过米酒蒸发出来的热气通过特制的管子流通到另一边的锡锅里,蒸汽在锡锅里遇冷化为水,外围不断注入冷水去冷却锡锅,差不多二十分钟左右,漂亮的酒花便从酒管子里由过滤布缓缓流出来,浅呷一口,暖暖的滋味,一进口会觉着辣,再往下可能还有点苦,但懂酒的人知道,如你顺着舌尖两侧往下走,再回勾往上返,你会感受到酒的甘甜,而且这种劲儿沁人心脾地往上一提,你整个人为之一振,能感受到那股热乎劲和提振的劲儿,才算得米烧酒的真味。

古时曹操喝酒喝高兴了,先以酒奠长江,随后满饮三大杯。并横槊告诉众将:我拿此槊破黄巾,擒吕布、灭袁术、收袁绍,深入塞北,直达辽东,纵横天下,颇不负大丈夫之志,在这良辰美景,我作歌,你们跟着和。接着,他唱曰: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几千年过去了,冬日屋外天寒地冻,大红灯笼高挂,龙城人围着饭桌,最接地气的便是那壶滚烫的纯手工家酿酒。

李白斗酒诗百篇,豪爽的龙城人喝一点酒便能想象瀑布飞流直下的豪壮。一壶米酒烫上桌,每人斟上一大碗,几粒花生米,一盆腊肉冬笋汤,痛快的话就窜了上来。

美酒,佳人,豪情,酒兴一起,掏心窝子的话,素日不敢言的情,温热的米酒会说话,于是,良缘妙牵,邻里和谐,诸事太平。

淳朴的龙城酿酒人,手艺再好,也禁不起岁月。我仿佛看到那样的场景,“师傅,今年啥时候来做酒啊,我们这有七八户人家要做……”;“去年我舅姥爷喝了你的米酒上瘾了,今年他家也要做斤”,岁月无情,传统手艺会越发古老,而其传承人也将慢慢变老,珍惜给我们带来琼浆玉露的手艺人!

关于作者

刘艳

出生于常州市武进区湟里镇,高中美术教师。

喜欢在旅行中歌唱,在书画里记录流年,时光不急不缓,人亦从容而行,喜欢中国文字,喜欢将朴实无华的日子生成浪漫的诗篇……

漫画设计者常州READ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zz/76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