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南京一名男子胃痛不舒服,进而检测出全家人都感染了幽门螺杆菌。
据统计,我国超一半人感染幽门螺杆菌,传播途径主要为“口—口”传播,共餐易致全家感染,且不少患者出现耐药。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菌,它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在我国各个地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概率有明显差异,平均感染率为59%,其中儿童的感染率平均为40%。
△幽门螺杆菌/资料图
幽门螺杆菌70%感染者没有症状
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人类胃黏膜的一种螺旋样杆菌,人是它的唯一宿主和传染源。数据表明,大多数幽门螺杆菌患者是在体检中发现的,有70%的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没有症状,10%的人可能存在消化不良,10%~0%的人可能有消化道溃疡。
人体一旦感染幽门螺杆菌,正常的胃黏膜会产生炎症,即发生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数据表明,90%以上的慢性胃炎都是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
若不进行干预治疗,胃黏膜细胞不堪重负,完成不了修复任务,只能用肠道细胞去修复,进一步可能导致低级病变、高级病变等癌前病变,最后甚至恶变为癌。感染后,胃黏膜细胞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正常胃黏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
目前的国际共识是,不管有没有症状和并发症,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都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但发现感染幽门螺杆菌不必恐惧,只要规范治疗,90%以上患者可根除。
“吃进去”的幽门螺杆菌
最易在餐桌上感染
在外就餐,若餐馆的碗筷消毒不达标,或几个人一起吃饭时不使用公筷,互相夹菜,都可能会造成传染。
刺激性食物
由于刺激性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致使胃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导致幽门螺杆菌入侵。
生吃
牛排七分熟甚至三分熟就吃,涮火锅肉还没烫熟就下肚了,这就为感染幽门螺杆菌埋下了隐患。
学会5招预防感染
餐具消毒、分餐可预防
不吃生食或太烫的食物
不要“口对口”喂饭
及时洗手、清洁口腔
高危人群应定期体检
到医院体检时,可通过胃镜和碳1尿素呼气实验两种方式,有效检测幽门螺杆菌。一旦确诊,医院就诊。幽门螺杆菌高危人群应每~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50岁以下的成年人,需每年做一次胃镜;50岁以上者,每年做一次。以上来源:央视新闻(ID:cctvnewscenter)
幽门螺杆菌检测方法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测有许多方法,如活组织镜检、幽门螺旋杆菌的分离培养、快速尿素酶试验、尿素呼气试验、尿氨排出试验、血清学试验以及多聚酶链反应等。医院采用的方法不同,医院采用的方法都是特异、快速的,有些是无创伤的。专家们告诫患者,如感觉胃部不适,应该去作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检查,以便及早用药,及早从消化道清除:狗胃螺旋菌(Gastrospirillumcanine,Gc),幽门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pylori),幽门螺杆菌[1](Helicobacterpylori,HP),猪胃螺旋菌(Gastrospirillumsuis,G.suis),等菌群,以防止发展成严重的胃部疾病。
金标尿素酶检测
抗原标本为粪便,抗体标本为血液、血清、指尖血。特点是方便、快捷、15分钟出结果,且不受许多条件的限制。检测结果为继往感染。
碳1呼气试验
检测须在空腹状态或者餐后两小时后进行,患者近一月内未服用抗生素、铋制剂、质子泵抑制剂等Hp敏感药物,否则会造成检测结果假阴性。收费较高。
碳14呼吸试验
C14呼气试验是临床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一种方法。被检者空腹,用约0ml凉开水口服一粒尿素[14C]胶囊,静坐5分钟后,用一次性吹气管向二氧化碳吸收剂中吹气,再将吹完气的样品交给医生做检测,检测就完成了。00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已批准尿素碳14胶囊用于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体内诊断的放射性豁免。[1]年国家药监局颁布复函:对于使用尿素碳14呼气试验药盒的医疗机构无需持有《放射性药品使用许可证》。[1]
快速尿素酶法
临床上应用最广的方法。能直观有效观察患者是否感染HP.快速,安全,准确,临床检测操作方便,无放射性,收费较低。适用于首次胃镜检查。有创检查,不适合复查。
胃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杆菌药敏试验可用于犬类和人使用的Hp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1、琼脂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纸片扩散法(K-B法);4、E试验(E-Test);5、PCR法。
胃幽门螺旋杆菌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细菌的鞭毛、黏附素、尿素酶、蛋白酶、空泡毒素、内毒素等的协同作用。
其中,大量活性很高的尿素酶将尿素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氨可以中和胃酸,从而使这种细菌能够在酸度很高的胃内生存。尿素酶和氨的积聚还能损伤胃粘液层和黏膜细胞,破坏黏液-碳酸氢盐屏障,致使质子向黏膜反流,从而导致消化性溃疡的发生。[15]
胃幽门螺旋杆菌危害1.幽门螺杆菌可以作为胃炎、慢性咽炎、口腔溃疡等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对于患有这些疾病的患者来说,治疗首要就是要根除幽门螺杆菌,否则治疗相对困难。
.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在水中可以存活。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酒糟鼻、严重痤疮与犬[1]类唾液传染的幽门螺旋杆菌有关
4.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可能导致口气重,即口腔有异味,严重者往往还有一种特殊口腔异味,无论如何清洁,都无法去除。
胃幽门螺旋杆菌症状胃幽门螺旋杆菌口臭幽门螺杆菌是引起口臭的最直接病菌之一,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后,会直接产生有臭味的碳化物,引起口臭。
胃幽门螺旋杆菌胃肠疾病症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多会出现餐后嗳气、恶心、腹胀、腹部不适的胃肠疾病症状,而且这些症状随时都会出现,但是有些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医院做相对的检查才能发现。
胃幽门螺旋杆菌癌变随着病情的严重,会逐渐破坏胃肠道壁,引发癌变的发生,而且,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者一般都患有胃病,发生胃病的患者,多数与幽门螺杆菌有一定的关系。
胃幽门螺旋杆菌菌群失调幽门螺杆菌症状一般感染者在检查中显示阳性,一般不会有什么症状,细菌在患者体内长期的破坏、寄生、繁殖,随着病情的发展,幽门螺杆菌会使菌群失调,引起其他一系列的症状。
胃幽门螺旋杆菌传播途径胃幽门螺旋杆菌“粪口”传播“粪—口”传播的根据是胃粘膜上皮更新脱落快,寄居其上的幽门螺杆菌必然随之脱落,通过胃肠道从粪便排出,污染食物和水源传播感染。已从犬胃液[1]中分离培养出幽门螺杆菌,从腹泻和胃酸缺乏的粪便中培养幽门螺杆菌。从自然环境中分离培养幽门螺杆菌亦是粪—口传播的证据,有报告从南美国家沟渠水中分离幽门螺杆菌成功。但也有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在牛奶和自来水中不能繁殖,但可存活10天和4天左右,并转为球形菌。正常生物的十二指肠液对幽门螺杆菌有很强的杀菌作用,一般情况下幽门螺杆菌不可能通过这一屏障在粪便中存活。
胃幽门螺旋杆菌口口胃口传播“口—口”和“胃—口”传播的根据是随胃上皮细胞脱落的幽门螺杆菌可存活在胃液中,通过胃—食道反流可进入口腔,滞留在牙菌斑中,通过唾液传播感染。已有报告从唾液、反流呕吐物、牙菌斑中检测发现幽门螺杆菌,多数是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法,亦有个别报告用细胞学培养成功,但尚未能重复而得到认可。西非一组报告母亲通过咀嚼食物后喂养的幼儿,与非咀嚼喂养的对照比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系数为.9倍。总结上述内容,在自然条件下,多数研究的是幽门螺杆菌通过人[1]传播,而通过动物、宠物[1]、苍蝇、昆虫传播未去研究,即使有也是新现象。
胃幽门螺旋杆菌预防方法1、避免群集性感染
预防幽门螺杆菌,应避免家庭群集性感染幽门螺杆菌。据了解,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具有家庭聚集的倾向特点。另外,父母感染给子女的概率较高,望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积极做好预防家人感染的相关工作。
、口腔健康须保持
日常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好呢?据获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一般具有口臭等口腔问题,因此对于阴性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保持口腔健康刻不容缓。这对以后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垫定了相应的预防根基。
、预防幽门螺杆菌不宜生吃
研究证实,幽门螺杆菌可在自来水中存活4-10天,在河水中存活长达年。因此如何预防幽门螺杆菌的要点之一,就是不宜生喝水,不宜生吃等。
4、餐具器皿应定期消毒
专家提醒,餐具器皿除了得定期消毒外,刮痕严重的餐具,也得定期淘汰更换。尤其体质较弱的小朋友和老人,应该尽量使用可以高温杀菌的不锈钢餐具,做到“聚餐用公筷,用餐要消毒”以避免病从口入影响健康。
尽量利用高温去消毒,常用方式是通过消毒柜进行日常餐具消毒:如消毒柜的高温杀毒就达到15‘C能够杀死大部分病菌,适合大部分的餐具器皿。
胃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法胃幽门螺旋杆菌治疗方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可以治愈的。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治疗方案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常用的药,1.是以抗生素为主,辅加抑酸剂(铋剂)的方案,.是以质子泵抑制剂的方案。常用抗生素羟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等。医院检查后,应按照医生的指导坚持服药,并及时检查疗效。
另外再有两种抗菌素,最常用的是阿莫西林,再就是甲硝唑,我们常采用的方案就是这三种方案,对胃炎或者是对经济条件不是特别好的,这个方案是比较容易一些,效果能够达到80%根除。这个方案不适合的病人是青霉素过敏的,青霉素过敏的可以换四环素类的药,它对于螺杆菌的作用也是比较好,配用甲硝唑,连续一个星期就可以,如果有胃溃疡病可以加上雷尼替丁或者是法莫替丁;再就是洛塞克,青霉素过敏可以换四环素,甲硝唑可以换成克拉霉素。
胃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原则治疗方案的选择原则是:
①采用联合用药方法,如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三联疗法
②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80%,最好在90%以上;
③无明显副作用,病人耐受性好;
④病人经济上可承受性。
判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效果应根据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而不是清除率。根除是指治疗终止后至少在一个月后,通过细菌学、病理组织学或同位素示踪方法证实无细菌生长。
如果您觉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