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
玫瑰痤疮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主要累及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单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曾称为酒渣鼻。
临床主要表现为面部皮肤阵发性潮红以及红斑、丘疹、脓疱、毛细血管扩等。主要多发于20~50岁的成年人。
医院数千例玫瑰痤疮临床样本分析结果显示,真正出现酒渣鼻样改变的玫瑰痤疮只占5%左右,大部分玫瑰痤疮患者的皮损主要发生在双颊部或口周,本病的发病机制可能是在一定遗传背景基础上,由多因素诱导的以天然免疫和血管舒缩功能异常为主导的慢性炎症性。——《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
基本情况:
患者女,46岁,公务员。
主诉:
面部红斑丘疹伴瘙痒一月余,近期突然加重。
现病史: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予“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依巴斯汀片、氯雷他定片口服”,症状稍有好转。患者面部两颊可见散在红斑丘疹,局部联合成片,伴瘙痒,口周红斑伴水肿,局部有渗液,纳一般,夜寐可,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象弦。
血常规检测:
白细胞:9.75*10^9/L,;
嗜酸性粒细胞百分率:0.1%,;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0.01*10^9/L,。
辨证依据:
患者素体禀赋不耐,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和辛辣之品,大肠积热,上蒸于肺胃,合而致使肺胃血热,脸生丘疹,舌质淡红,苔黄厚腻,脉象弦是湿热之象。本病病位在面,与肺、肝及脾胃密切相关。
治疗方案:
1、刮拭手三阴经、三焦经;
2、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宣肺养血,滋阴安神);
3、开阳脉:刮拭背部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肝、脾、胃、肺投影区重刮;
4、脖子一圈都刮到;
5、胸腺刮透,天突至膻中(刺激胸腺,调动机体自身免疫力);
6、刮拭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
7、四井排毒(毒素赶向双手双脚,进行排毒);
痧像:
所刮之处出痧较多。
考虑患者体质湿热,遂予以大椎、曲池等穴放血,并拔罐予以清热。嘱其清淡饮食。
治疗效果:
1、患者面部散在红斑丘疹明显好转,无瘙痒;口周红斑无水肿、无渗液;
2、患者自觉心态平和,情绪开朗,非常满意。案例总结:李氏砭法思维与理法的“通论”,以通为补,以通为泻,以通为治,以通为健,使患者病情好转,心态平和。
友情提示:文中案例仅供参考,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有同样情况,建议找专业人员先咨询。作者:谷红霞,医院李氏砭法虎符铜砭刮痧师承弟子。文、图:谷红霞编辑:方與欢迎投稿:dszyidao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