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洛阳镇ldquo奇景rdq

领秀随州

投稿/爆料请联系

商务合作请联系:

挖掘历史探索人文

记录传统寻觅自然

领秀随州《发现》栏目组

采编

领秀随州原创深度栏目《发现》

第二十九期

“洛阳镇胡家河村民间传说”

图/文:惟我独俊米粒儿

——图文属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aha!秀友们

又到了每周四《发现》栏目

跟大家见面了

先来一波福利

胡家河美景

这周米粒儿带友友们继续

讲述洛阳镇胡家河村的秘密

上两期胡家河村的历史已经讲完

洛阳镇!除了这么“黄”竟然还有一个奇特的地方...

洛阳镇胡家河村那些存在和消失的故事(精编版)

这周我们一起来看看

在胡家河村又发生过什么

传奇故事吧!

王月英的传说

在随州南部

关于王月英的传说故事举不枚举

而在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胡家河村

关于王月英的传说故事是这样讲的——

王月英住在倒转砦(盗金寨)西麓,他自幼饱读诗书,通天文地理,晓诸子百家。因时逢明末清初乱世,王月英无意进取功名,更不愿做满族的鹰犬,于是便隐居故里,耕种田园。一年伏天,他正在场上晒麦子,一个陌生的访友来到场边高速王月英说:“巳时起云,午时下雨”。意思是说别看现在是晴天,马上就要变天下雨了,你不怕麦子淋雨?王月英应声答道:“雨止王家岗,不至我稻场”。意思是说我知道一会要变天下雨,但今天的雨只下到我门前王家岗为止,不影响我晒麦子。王月英在稻场铺好麦子后,边邀那位客人树下小憩,吸烟喝茶。客人观天象算就午时有雨下,好心告诉对方,对方却不听,他正想等会下雨现场看看笑话,于是高兴应邀。

等到午时,狂风暴雨从西北方向而来,客人见主人还再若无其事地吸着水烟,就催主人快收麦子。这时一个响雷劈天,雨止王家岗。一山冲之隔,不过三百丈,西边下雨东边晴,王月英的麦子照常晒。这时客人才意识到,“王月英通天文地理,晓诸子百家”名不虚传。这时客人才亮明身份,说明来意:我是专为朝廷选拨举荐人才的官员,当今大清王朝初建,百废待兴,急需栋梁人才,传闻你德才兼备,隐居随南,今特来邀请先生出山,侍奉朝廷。王月英说承蒙抬爱,本人草民一个,但有一身骨头,南山自食其力甚好。山外异族当道,不共戴天,我宁愿毁桥短寿,也不出山侍奉清朝。客人说我今日回朝禀报,月后再来迎接。王月英说:不别来了,再来我门前的桥就没有了。

王月英知道圣命难违,怕殃及九族,求短寿早逝,便亲手拆毁了门前的桥梁。亲自为自己选了一块——头顶鸡公胫,脚踏石棺材的“滚头地”墓地。“滚头地”即兴衰伦回的地方。意思是他到了阴间,保佑逆境不放弃的后孙会兴盛,但无法保佑顺境颠狂的后孙不衰败。并嘱咐后孙:我死后要等“鱼上树”、“马骑人”、“戴铁帽子的”、“地披孝”四个人到齐了才能出殡。说罢无疾而终。这四个人是谁?王月英没有明确说清楚,其后人也不知道怎么报丧?只好停殡守灵,等待那四个人来悼念。

几天后,一个摸鱼的提了一串鱼路过此地,见吹吹打打办丧事就把一串鱼挂在树上过去看闹,主人见了,这不就是“余上树”么?于是就热情接待这位摸鱼人。不久,一个去同兴镇卖柴的路过这里,放下肩头上的柴马(柴马即为随南山区农民到山上砍柴,用来扛柴的工具,当地人叫“柴马”),过去看热闹,王月英的家人一看,这不就是“马骑人”么?于是把这人就下并热情接待。又过了一会,一个上街买锅的人路过,当时为方便,这人将买来的锅定在头顶,如同戴了一顶铁帽子,他见这边在办丧事,就头顶铁锅停下脚步看热闹,大家一看,这不正好是一个“戴铁帽子的”么,于是便将他留下来。这边刚招待好三个人,那边一个卖白布的货郎子路过这里也想歇会过去看热闹,因前天夜里白布受潮有点湿,他便借此机会把十几匹白布全展开在村头草地晒太阳,因为披白布即为戴孝,这卖布的人将白布摊在地上晾晒,不就是“地披孝”么。如此一来,王月英所说的“鱼上树”、“马骑人”、“戴铁帽子的”、“地披孝”四个人都到齐了,于是,王月英的家人边安排当日出殡。

事后人们才知道,等四个特殊的人到齐才出殡是一种智慧——眼见为实,王月英利用这四个人传递他已经去世的信息,因为这四个人传播信息快而且广远,因为他们都是亲眼所见,因此也是真实可信的。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后来朝廷误会,落个欺君之罪,殃及九族。其实王月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牺牲自己保全全家。

在胡家河村有个著名的景观树

此树名曰:盆闶(kǎng)树

位于胡家河村委会

西通往京山和银杏谷的三岔路口

是胡家河村著名景点之一

胡家河与王家河交汇在盆闶(kǎng)树以东形成明珠潭,此潭周边有五道山岭向其俯首,形成“五龙戏珠”。而盆闶(kǎng)树位于明珠潭边,因千年古树的顶上闶(kǎng)着一个盆子而得名。过去,京山、安陆、应城一带民间很多人不知道随州、洛阳,但人人都知道盆闶(kǎng)树这个地方。因为,那一带的河里、堰里、水井里、水缸里,都能清楚地看到盆闶(kǎng)树的树影。

一次灵济师祖路过盆闶(kǎng)树,见树上闶(kǎng)着一个盆子,觉得有些奇怪,走进细看才弄明白。济灵师祖见四周山峦起伏,花草芳菲,林木葱郁,农舍数栋,炊烟几缕,溪流清澈,山径曲幽,处处充满了和谐。原来天上、人间向往的仙境都熨帖在胡家河的山坡上,潜伏在胡家河的大冲小洼。这是当地人民与自然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结晶。

灵济师祖又看了一下盆闶树周围的古白果树群落,觉得当地人民的奉献精神更加崇高。白果树又名公孙树,爷爷栽树孙子才能受益。自私自利,只为自己眼前利益着想之人,是不会做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的。当地人民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品质和奉献精神,应发扬光大,盆闶树应成为当地人们的丰碑。于是灵济师祖使了一道法术,只见他手指一点,一道光环溶入了树梢上的盆子,自那以后,盆子经千年雪霜而不分化。胡家河的水所能流到的地方,那里的河里、堰里、水井里、水缸里就都能看到盆闶(kǎng)树。灵济师祖的意思是让下游的人们饮水思源,能吃上甘甜卫生的水,不要忘了上游盆闶(kǎng)树周边保护自然环境的乡亲,应与他们一道去关爱自然,保护自然。

说到树

就不得不提另一棵名树了

这棵树外观奇美

人称七脚树

关于七脚树还有一个故事

↓↓↓

八角山七脚树的传说

盗金寨是胡家河村与安陆市钱冲村的一坐界山,海拔米。很早以前就发现山上有金矿,但朝廷不准私人开采,不知是那个朝代,一伙强人为了盗矿炼金山顶建寨,因此民间称其盗金寨。至今石寨残迹千米,清晰可见。到转砦因八岭共一峰又名八角山或八卦山;山西南麓有棵千年榔树,因长年水土流失,树的七条大根裸露,并将树干举起两米多高。因此,当地村民称其为八角山七脚树。而七脚树现在也成为了该村的八大景观之一。

旗子山位于胡家村的西边

是与永兴村的界山

其名称由来有个传说

当年,秦国大将王翦领兵六十万破楚国郢都,号令屠城时,忽见天马行空而至,马上端坐一少女,这名骑马少女来到王翦面前,朝他虚幌一剑,转身而去。王翦人马不由自主追至洪山东延脉田家岭,见少女仙化做烟云于两棵大银杏树下。王翦鄂然,问树旁酒坊老翁,刚才看到的是什么妖怪。酒翁说那是银杏仙子显圣。王翦闻之连忙跪拜。

当天晚上,王翦夜宿酒坊,酒翁用银杏酒招待他。王翦问何为银杏酒?酒翁说,我家世代煮酒,因酒品一般,买卖清淡,生计艰难。有一天,我山下卖酒归来,看见一老年妇人因饥寒倒在路边,我就放下担子背她回家,在家里调养数日后,老妪身体得到康复。老妪康复后,在山上采银杏果少许,佐于酒翁酒糟之中酿酒,酿出来的酒浓香扑鼻,自此,酒品尚乘,有口皆碑——这就是银杏酒。我家受益而小康,老人高兴现形银杏仙子去矣。

王翦闻之敬畏,数盅微醺,当天晚上王翦见梦银杏仙子,银杏小子对他说:“周礼崩,兵乱数百载,天下十室九空。当下天降大任:尚武止戈,尚政为民,尚治天下一统,于民休养生息,担当者,始皇也。”王翦顿悟,遂弃令旗于南岭,回禀赢政。

赢政听禀后,顿时从中得到领会并受益,王翦秦朝天下一统,赢政始皇也。为感恩银杏仙子,于公元前年,昭随县令于田家岭植银杏树一株,以示对银杏仙子的崇敬。从此,王翦弃令旗的南岭而名旗子山。

胡家河美景

关于旗子山

还有一个当地人盛传的故事

在旗子山的半山腰有一个山洞

据当地村民介绍

这个山洞是相通的

胡紫阳离开后

中间自然合拢了

据说年紫阳真人

隐居洞中密修真经而得名

胡紫阳是何许人也?胡紫阳,唐代著名道士,随州人,俗姓胡,道名紫阳。据传胡紫阳8岁时首次经过仙城山(今曾都区府河镇与洛阳镇交界处的现光山),看见那里峰高峻峭、云雾缭绕,仿佛是神仙出没之地,就萌生了出家修道的想法。9岁那年,胡紫阳正式出家,在仙城山静修。12岁时,他已掌握了道家辟谷功法,能够连续多天不吃东西。20岁时,他出门游历了衡山等地,广寻各地道教高人交流切磋,拜当时最富盛名的天师李含光为师,潜心学习修炼,终成一代大师。

胡紫阳修道,声名远播。当时“南抵朱陵,北越白水”,前来拜师学习的弟子多达余人,就连随州周围太守一级的官员前去拜会,遇到胡紫阳静坐,也要向大雁飞行时一样摆成长长的队列等候。可见胡紫阳在当时有多大影响,人们对他多么器重!

进入紫阳洞前洞并非易事,从胡家河村委会盆闶树景区进入落户冲,沿落户冲右侧山路登山而行,山路非常陡峭,沿途荆棘丛生。虽然紫阳洞口已经坍塌,但洞前人工垒砌的痕迹依然明晰。整座山洞洞口高约4米,宽约2米,进入洞内,里面非常开阔,最阔的地方高宽均在五六米,整座山洞前阔后窄,形同牛角。

据当地老人介绍,当年胡紫阳在山洞修炼之时,经常在洞口讲经论道,附近百姓在胡紫阳讲经论道的时候会聚集在洞口听讲,尤其是在每年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这两天,如果天气晴好,大家在这里一边晒太阳一边听胡紫阳讲道传经。

臣子尖

位于青林畈正南

仙人山正北

是一座并不高的且山顶平坦的一座小山

臣子尖本来并不叫

其原名“陈谷尖”

据传是神仙晾晒陈谷的地方

臣子尖的传说

因为这一带属于两河交界的地方,据传在过去的时候,附近屡遭水患,每年粮食收割前夕,这两条河流就洪水泛滥,导致周边居民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生活没有着落,不少百姓拖家带口到外地讨米要饭。

见到这种情况,玉皇大帝于心不忍,便着住在对面仙人山上的神仙来拯救当地百姓。因为仙人山上长期储存有粮食,以为下雨潮湿的原因,导致这些存放在山上多年的稻谷返潮,为了让附近百姓吃到好粮食,神仙们就在对面的山上平了一块场地,用来晾晒这些陈粮——山上地势高,粮食不会受到雨水和洪水的冲刷。因为神仙长期在山上晾晒陈粮,因此,当地百姓就把这座山成为“陈谷尖”,意思为晾晒陈谷的山尖,后来当地百姓口口相传,便把“陈谷尖”演化成了现在的“臣子尖”。

在臣子尖东,靠近仙人山方向,距离臣子尖顶部约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块面积将近一亩的平地,据传这块平地就是神仙晾晒稻谷的地方。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过去的时候,在臣子尖山的东麓山脚,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的儿子考取了功名,并成为朝廷的一名重臣,当了官,就有了权势,于是,当地百姓就把村子后面这座山唤做“臣子尖”,意思是说这里曾经出过一位朝廷重臣。至于是否真有其事,目前已经无据可考。

登上臣子尖顶部,青林畈、仙人山、夹牛岭、仙人床等一览无余。目前,臣子尖顶部仍然平坦,约有两三亩见方,周边有残存的夯土围墙残垣,据当地人介绍,这里过去曾经是一座土寨,至于是何人所建,何时废弃,他们表示“不清楚”。

好了

本期的《发现》栏目

到这里就结束了

没看过瘾的小伙伴们点击下面的原文

更多精彩的内容等你哟

关于洛阳镇

你还有什么样的记忆

欢迎再下方留言讨论

领秀随州

投稿/爆料请联系

商务合作请联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zx/73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