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最牛班主任访谈来看看他们眼里的牛

每年的6月、7月是考试月出分月

每到这个季节

一个个高分总会刷新人们对牛娃的认知

牛娃年年换

而牛娃背后的牛师们却是多年耕耘

针对家长们关心的热点问题

记者采访了几位最牛班主任

让我们来看看

最牛班主任眼里的牛娃是啥样的?

牛娃背后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有没有能借鉴之处?

23中班主任门婕:

提倡提前预习,但不建议先修

石家庄市第23中学班主任,从教24年,她带的学生曾两次中考登顶。年中考中,门婕老师班上的孙丹阳同学在中考中力拔头筹。年中考中,门婕老师班里的钟伊明同学裸分成绩达到分,班里40%的学生中考成绩都在分以上。她说,尖子生身上都有一些明确的特点。

门婕老师眼里的尖子生是这样的

1、目标明确、专注

7月4日下午,在石家庄市第23中学,以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门婕老师谈起了她眼里的尖子生。“尖子生身上第一个明确的特点是目标明确,用校长的话说就是这些孩子都有刻骨铭心的目标。比如年参加中考的孙丹阳,她最大的目标就是要靠读书改变命运,印象比较深刻的是她曾经写过一篇作文《不比今天比明天》。当年还有一名姓田的同学,入学时的成绩在学校排名70多名,他当时明确的目标是北京大学医学院,最后中考以学校第二名的成绩毕业。”门老师说,这些孩子在入学时和入学后就有明确的目标,今年毕业的钟伊明,她的目标是中国顶尖学府的人工智能方向。

2、学习上不怕吃苦、有韧性

在学习上这些孩子都能表现出超人的韧性,比如钟伊明刚,刚升入初三时作文不是很理想,“我帮她修改作文,经过指点修改之后,她还会重新写,再拿过来让我看,有一次,一篇作文她反反复复修改了七八次,而别的孩子最多修改两三次就放弃了。”

在优秀学生的身上还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中考前练习晨跑的那段时间里,班里有一名同学在上学路上摔伤了,但他仍然坚持参加晨跑。这种不服输的劲头也让他成为今年中考的黑马,这次中考考了多分,这比他平时的成绩多了20多分。

3、听话、明事理

这些优秀的孩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听话,但他们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无条件听家长和老师的话,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明理懂事。”门老师说,就比如使用手机这件事情,有的孩子偷偷使用手机打游戏,导致上课犯困,考试成绩下滑,通过跟家长沟通,最终家长和孩子之间就使用手机达成共识。

中考体育之前的一段时间,学校组织晨跑锻炼身体,需要早晨6时30分就到校,同学们没有一个退缩的,都表示能坚持,反倒是家长们心疼孩子们提出了各种质疑,最终在同学们的坚持下,家长们都不再说什么,转而支持孩子们。

另外,这些优秀的孩子在生活上也都做得很好,比如钟伊明同学,做值日非常认真,不留一片纸屑。班里还有一名同学,中考前一段时间,还每天坚持在家里做家务,但这并不影响他学习,今年中考考了多分。

4、家校配合好

不建议家长替孩子写作业

孩子们能取得好的成绩离不开家校的配合。门老师说,她曾经教过一名学生,也是班里的尖子生,“在课堂上,他觉得老师讲的内容都会了,就不跟着老师的课堂走。但毕竟老师讲的和外面讲的框架不同,这样会影响孩子成绩,经过跟家长沟通,最终孩子回归课堂。”门老师告诉记者,学校老师提出的有益于孩子的建议,家庭都应全力配合,这样更利于孩子考出最佳成绩。

因为一本教育书籍的风靡,在家长们中间流行着替孩子写作业。对此,门老师建议,替孩子写作业前应该先跟老师沟通,看看老师留的作业是不是恰好是孩子的薄弱点,如果家长替孩子写了,孩子的薄弱环节还是得不到加强。

观点:提倡提前预习,但不建议先修

关于先修,门婕老师提到,有的孩子在课外班提前学习了一些课程,但这种学习是不扎实的,反而会让孩子在真正的课堂上不能专注听讲。所以她建议,孩子们可以在家里自学下学期或者高中知识,但不建议跟随课外班上课。

作为语文老师,门老师对语文的建议是,可以先通读课文,也可以提前背诵古诗词,但不建议听课外班老师对此的讲解,容易造成误导和讲解不一致。

40中班主任王丽丽:

做大眼睛小嘴巴的家长

石家庄第40中学班主任,在年中考中,班里的郝卓迪同学以分的总成绩闯入一分一档的第一梯队。虽然做班主任时间仅仅7年,但班级成绩在该校名列前茅。

王丽丽老师眼里的尖子生是这样的:

1、聪明大气、不自私、不服输

王丽丽老师说,班里的尖子生们最大的共同特点是聪明、智商高、单纯,但他们身上最闪光的并不仅仅是聪明,他们都热情、大气、不自私、心胸开阔,甚至大大咧咧。

比如尖子生有一个群,群里的孩子们都能把自己从课外班花钱买来的辅导资料拿来共享,大家一起研究题怎么做,他们之间合作的关系大于竞争的关系。而且他们喜欢给同学们讲题,谁不会的题问到了,他们都能认真给同学讲清楚,并且由于分小组学习,这些尖子生往往肩负着给小组同学补习的责任。这些尖子生责任心班级荣誉感比较强,偶尔考试没考好,就会主动跟老师说,老师对不起这次没考好,拉低了班级平均分。而且这些孩子们身上都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

2、上课思维跟随课堂走

王丽丽老师总结说,她所带的班级并不是学校里最重点的班,但此次中考取得了比最重点的班更好的成绩,这与孩子们紧跟课堂分不开。曾有任课老师反馈,班里的这些尖子们都会上课,一般老师讲哪儿听哪儿,眼神跟着老师走,而其它班里有一部分孩子因为先修过了,不跟随课堂走,老师在课上讲,学生在课堂上写别的作业,偶尔听一下,中考成绩证明,班里的尖子们最终超越了那些曾经先修的尖子,获得了更好的成绩。尖子们会上课跟随课堂走非常重要。他们一般当堂课的内容就能当堂吸收、记住。

3、善于记笔记、归纳总结

孩子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还不适应初中的学习方式,初一是各种学习习惯养成的时期,我们初一的上学期,培养的重点是记笔记,优秀的尖子生记笔记时不是简单的知识搬运工,他们往往能将老师讲得难点和解题方法用自己的方式记下来,这是一个在课堂上短时间内迅速输入以后又迅速输出的过程,这说明他们的课堂倾听有广度也有深度。

王丽丽老师举例说,到了初三后每个孩子会有一个专题本,这个本是根据中考知识点及自己之前的错题本整理而出,老师会要求孩子们在专题本上做笔记,将各种解题思路总结出来,这几个尖子生就做的非常好,而且能坚持复习。

4、听话、认真

能按时按点按项完成作业

这些尖子身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听话,这里听话的意思是,比如老师在课堂上讲题时,明确了这道题的“坑”在哪儿,这些尖子生都能听进去,并且不会再犯。

每次老师留的作业,这些尖子生们都能按时按点按项完成,绝对不会东丢一项西丢一项,也绝对不会找各种借口推脱不完成作业。

观点:建议做大眼睛小嘴巴的家长

王丽丽老师说,班里的“大尖”是不上课外班的。所谓“大尖”是班级前五名以内的,几乎不上课外班,仅有可能会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偶尔补补弱项。关于课外班,教数学的王丽丽老师和教语文的门婕老师建议一样,可以提前预习自学,课外班不但浪费时间还未必能起到多大作用。

在家庭教育方面,王丽丽老师给家长的建议是做大眼睛小嘴巴的家长,就是多观察多看,少唠叨。初中时的孩子性格特点是都觉得自己长大了,所以不愿听家长唠叨,因此建议家长们少唠叨多陪伴。

43中班主任马丽娟:

课外班可以这样上

石外(43中学)班主任,从教20年,做尖子生班主任多年。年中考中,马丽娟老师班里有35名同学在分以上,4名同学获分以上高分,班级最高分分闯入一分一档的第一梯队,被称为最牛班级绝对名副其实。

马老师眼里的尖子生是这样的

1、理性、平和、靠谱

勤奋、课本像个艺术品

7月5日,下午6时,当记者见到马丽娟老师的时候,她刚让孩子们确认签名结束,因为感伤于马上的毕业离别,马丽娟老师言语中满是不舍。谈起班里的尖子生,带过两届尖刀班的马丽娟老师说,尖子生都性格平和、理性,办事特别靠谱。

马老师说,班里有个叫王易会的学生,平时成绩非常棒,学校的7次大考中他有5次占据了年级第一,有一次考了.5分,其中语文丢了7分,化学扣了0.5分,其它全部满分。王易会和班里其他尖子生一样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理性,从不骄傲。每次考试过后,王易会都不会估分,他说,考完就完了。对王易会影响最大的他的舅舅,他舅舅说过一句话,王易会一直当作鼓励鞭策自己的话说给同学们听——“考试是用来发现问题的”、“你这次考试发现了什么问题”、“考试成绩不是用来炫耀的”……

这些尖子生从来不会因为学过会了而课堂上不听讲,他们不但听讲,做笔记时还能体现到“抓大放小”这样一个过程,笔记做得也很具体,甚至能具体到自己如何思考的。这些尖子生做笔记的课本就像一本艺术品一样,值得收藏。

2、课堂专注、热情、踏实

提问题不怕丢人

马老师说,任课老师都反映班里的孩子们很热情,他们从来不挑剔老师,即使老师一不小心讲错了也不会抓住这点不放。班里分小组学习,评分都是小组分,小组里面优秀的孩子带动成绩弱一些的孩子,帮他们复习提高成绩从来不吝啬。他们精力充沛,下了课从来不像别的班的孩子一样趴桌子上休息,而是相互之间问问题。

他们学习踏实、不怕枯燥,在初三进行第一轮复习时,复习的都是基础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枯燥,但这些孩子们并没有因为基础知识简单就轻视,而是非常踏实地认真学习。

马老师说,我们这班孩子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提问题不怕丢人。有的学生担心自己提问题简单遭到同学笑话,我们班没有这个现象,大家有问题就站起来提,从来不会有人觉得丢人。这个氛围的养成是最初是经过老师的鼓励,然后在同学们之间慢慢形成了这样的氛围。

3、尖子生的父母比较低调、配合

建议家长跟老师多配合

通过做班主任这么多年的经验,马老师感觉,这些尖子生的家长一般都具有低调、包容性强的特质。

马老师特意强调了家校配合,到初中后,课程增加,班里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zx/105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