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点儿小麻将,看点儿歪录像”这是很多人对成都人日常的印象。
今天,成都土著小绿酱想带来场最接地气的“成都一日游”,好生(好好)体味一盘资格成都生活。这些据点基本上都在一个片区,所以,非常适合边走边耍,关键是一路上都有吃的,保证饿不到!走哇,让成都本地土著带你超(得瑟)!
9:30
在汪家拐菜市场吃盘成都brunch
菜市场是了解一个城市的快速通道,没有比它更接地气的地方了。如果你来人民公园,我才不得带你去吃那些早已变味的“XX蹄花”,而是要让你空着肚子一一尝遍藏在旁边“汪家拐菜市场”里,吃过都说赞的爆款。
如果从菜市场门口的陕西街进来,会看到菜市场外围的“美食一条街”,在蔬菜水果的包围中,有家一年四季都在卖的“肖哥春卷拌菜”,到了夏季会在店门口摆上自制的泡椒凤爪和各色卤味,因此摊前总是围满了好吃的小朋友。隔壁还有家“新繁五香板鸭”,来买鸭子的人基本就没断过,还有各种特色香肠、腊肉,都可以打包真空带走。
菜市场正门一进来,有家老字号“余鸭子”,玻璃铮亮,里面各种油爆爆的卤鸡翅、猪耳朵、蹄筋儿等等热气腾腾,亮晶晶的很是诱人。尤其是卤猪头肉和蹄子,软糯的口感之安逸,一点儿都不腻,沾着辣椒面一起吃那才是一个香字了得,闻着就都会流口水。
菜市场里面还有一家“金大姐泡菜”,卖自制泡菜和萝卜干等小菜,料下得十足,萝卜干吃起来略脆,口感麻辣中带点回甜。隔壁子还有家海椒面摊子,算是菜市场网红店,如果吃不得辣,还可以喊老板“定制”,拿回家加点熟油,自己弄(做)川菜,巴适惨了!
10:30
去人民公园看成都人“喝早茶”
吃饱喝足,最适合去旁边的人民公园散步消食,看成都人咋个“喝早茶”。
成都人的早上也是从茶开始的,只不过我们喝的是盖碗茶。清早八晨公园里面的茶馆就开始闹热了:有刚晨练完休息的婆婆大爷,有遛着鸟顺便喝口茶、掏个耳朵的,也有在这儿谈生意、耍朋友(谈恋爱)的......其中最出名的担怕(恐怕)要数这家“鹤鸣茶社”了,这可是上世纪20年代初就有的老茶馆,也是目前成都市区里面资格最老的,抗日战争时期很多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饮茶会友。
总之,你要是没来这儿喝碗茶,淘个耳朵,跟老板儿摆几句龙门阵,那等于白来了趟成都。
除了喝茶,很多成都人夏天来人民公园是为了去防空洞避暑,还自带瓜子花生、小麻将。带娃儿的也免不了要去水池里面划个船,这可是我从小学耍到现在的经典项目,从售票窗口到船,都是老样子。
11:30
张老五凉粉
吃一盘少一盘的老字号
这家店是我小时候起就开在这儿的,这边的馆子换了一家又一家,张老五却一直在坚守,采取的还是国有餐饮业的经营方式,守候的还是老味道,回头客多得很,不少外地人也慕名而来就为了吃这碗卖了70多年的凉粉,但可惜年底就要拆迁了,这样的古早美味也是吃一盘少一盘。
“辣呼(儿),辣呼(儿),又辣呼(儿),嘴巴上辣个红圈圈(儿)。”墙上这首旧时的市井童谣,形象地描述了当年成都人吃张老五凉粉的情景。凉粉有凉拌的和煮的,凉拌的分甜辣和酸辣的味道,煮的米凉粉里拌上豆豉碎和芹菜碎。店员很舍得放作料,只见他拿着一碗川北凉粉,娴熟地先后放入豆豉卤、红油海椒、蒜蓉、花椒、芝麻和香葱。无论是凉粉、凉面还是甜水面,放入调料时都不会
混作一团,一端上桌就能一目了然地看到调料货真价实。
甜水面蒜香甜辣,黄凉粉麻辣爽口,虽然辣得眼泪花儿包起却根本不想停下来。但是店太小人又太多,服务员也一副“爱吃不吃”的样子,但为了吃只能委屈一下自己了,算了,味道好,该你歪(凶)。
营业时间:6:00-8:20
人均消费:15元
这儿所有的肉和菜都切得很小,所以一次要抹一大把签签才能吃得过瘾。虽然串串经过牛油底料煮过,但吃起来并不觉得油腻,入口后倒是香溢四起,嚼起来鲜嫩爽口,并带有一股回甜和迷之奶香味,再裹上一层干碟子的麻辣,硬是不摆咯!
如今,小院周边的建筑早已被拔地而起的摩天大楼取代,而刘嬢串串连同这座小院却保留了下来。比起那些所谓的高端私房菜,这儿才是最成都,最私房的感觉。
营业时间:周1—周:30-13:30
人均消费:30-4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