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强院长,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医院工作,后创建北京医院。本文主要包括薛院长多年来对回归内入路鼻整形的一些思考,授权百特美发布薛院的几款经典手术视频,并预告未来开展鼻整形交流培训的一些想法。
01
关于回归内入路的思考
年,具有纪念意义的专著“美容鼻整形”面世,确立了Sheen作为既Joseph之后最伟大的鼻整形大家的地位,也标志着美容鼻整形蓬勃发展的开端。上世纪末,在一些鼻整形大家如Goodman,Anderson,Daniel,Gun等的带动下,开放鼻整形异军突起,开始流行。鼻整形医生开始快速的掌握并应用开放鼻整形技术。这场革命的出现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开放切口能够提供更好的视野,更方便医生的判断、操作和教学。2、一些新兴的鼻整形操作技术如鼻尖软骨的缝合技术、复杂的鼻中隔重建、鼻骨顶中部的重建等只有在开放切口的暴露下才能实现,抑或是在闭合切口下极难实现。3、开放切口缩短了鼻整形医生的成长曲线。而且在不同的种族中应用都能够获得不错的结果。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频繁开展,开放性结构鼻整形的技术理念推广到国内。目前国内主流的美容鼻整形术为开放入路的结构性鼻整形术,尽管开放鼻整形收获了很好的美学和功能结果,但小的调整和大范围的修复案例数量和比例居高不下,主要集中表现在挛缩鼻畸形、鼻翼缘退缩畸形和鼻尖鼻小柱偏歪畸形等。Toriumi在最近出版的著作“30年的教训”总结了他这些年来做开放性结构鼻整形的经验、教训。在30年间对鼻整形技术的不懈探索中,作者揭示了很多在长时间的观察中才能够发现的变化。结构鼻整形技术在早期可能获得非常理想的结果,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问题重重。
Daniel在总结多年鼻整形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鼻部的精细解剖(尤其是鼻部韧带和肌肉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保留鼻部重要解剖结构的保留鼻整形技术(Preservationrhinoplasty)。Daniel将保留鼻整形的核心理念归纳为三点:1、软骨膜(骨膜)下剥离。这一层次能够最大程度减少出血、减少对鼻部肌肉和韧带的损伤;2、保护软骨。下外侧软骨的塑形通过重新分布和创新性的缝合技术来实现,而不是通过切除。3、保留鼻骨。在驼峰鼻的矫正上,提出了保留骨顶的全新技术。
个人认为,微创化是外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人文关怀”理念是微创外科的精神实质。保留鼻整形手术也将成为未来鼻整形手术的必然趋势。应该强调的是,回归内入路并不是技术和审美需求上的退让,而是出于人文主义的思考,尝试帮助求美者用更小的代价获得更多的收益。跟任何兄弟外科的微创化进程一样,回归内入路对鼻整形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熟练掌握鼻部解剖结构和鼻整形操作技术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掌握微创、微视野、高难度的手术操作。通过内入路的方法实现开放性结构鼻整形的各种操作,并获得同等的甚至的是更好地美学呈现。
02
关于鼻尖支架结构改进的思考
目前鼻尖支架搭建主流的设计可以分为两大类:1、固定式支架2、悬浮式支架。两种支架结构各有利弊。个人认为,悬浮式支架或者是弹性支架一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现代外科的一个很重要的理念,是回归人本主义,告别“动物”医疗模式。视野聚焦到鼻整形领域,鼻整形医生在进行手术设计的时候,时刻不能忘记我们的服务对象是“人”,鼻子不只是面部的装饰品,更重要的是它还承担着很多重要的功能。因此在做鼻尖部分支架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追求外形的美观、结构的稳定,更要思考如何才能最大程度保留鼻子的重要功能。个人目前的鼻尖支架采用的是一种“悬浮联拱结构”,在保证鼻尖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尽量减少对鼻腔内部空间的占用,保留鼻尖和鼻小柱的弹性,减少对上唇肌肉的压迫和影响。
关于鼻尖材料,目前常用的为肋软骨或者是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结合耳软骨。个人体会目前改进后的高分子聚乙烯材料更加纤薄,孔洞更大,但是支撑力量足够。只要做好充分的保护,可以很安全的用作鼻尖支架的核心支撑结构。
03
关于付费正版授权视频
百特美目前正在和全国医美医生联手打造“全国百强医美医生正版手术视频集锦”项目,而我本人正是基于对鼻整形回归内入路的理解,本着为行业贡献自己在内入路鼻整形以及保留性鼻整形个人经验的想法,特授权百特美平台发布我的两例鼻整形手术:内入路全肋鼻修复及舒铂鼻尖支架搭建的手术视频。
手术视频1简介:硅胶隆鼻术后鼻修复,患者女性26岁,硅胶隆鼻术后1年。术前情况:鼻外形欠佳,鼻背假体轮廓过于明显,可观察到透光现象。鼻额角过大。鼻尖上旋,鼻尖看见假体顶压痕迹。鼻翼缘退缩,鼻翼沟欠清晰。手术方案:静吸复合全麻,采集右侧第7肋软骨段,长4.5cm,宽2.0cm。经双侧鼻翼软骨下缘及鼻小柱皮肤黏膜交界处切口,取出硅胶假体,去除包膜。肋软骨鼻尖塑形,双侧SEG加鼻小柱骑跨式支撑结构。鼻翼软骨前置。鼻背放置超体。
手术视频2简介:患者男性,35岁。初次鼻整形。术前情况:鞍鼻,鼻根低平,鼻尖短,鼻翼缘退缩。手术方案:静吸复合全麻。舒铂(高分子聚乙烯)片状假体结合耳软骨,搭建双侧SEG加鼻小柱骑跨式支撑结构。鼻翼软骨前置。鼻背放置膨体。
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