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年7月22日22:26
我们正式进入大暑节气
大暑
是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也是一年最热的时候
“大者,乃炎热之极也。”
暑热由小及大
大暑之后就是立秋
物极必反
由此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老规矩
我们先来看看大暑三候
一候腐草为萤
大暑时节
气温偏高又有雨水
腐草是指水边有许多野草潮湿腐化
到了夜晚
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
在腐草上飞来飞去
二候土润溽[rù]暑
溽[rù]是湿
此时土壤里的水汽热气
蒸腾到空气里
天地之间就像一个蒸笼
又湿又热
三候大雨时行
此时雷雨开始频繁
大雨会使暑热渐退
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简单来说
大暑是从盛夏过渡到秋天的节气
从大暑至立秋
这段时间里
气候炎热,土地潮湿,降雨频繁
湿热会更加猖獗
再结合
中医五运六气的建议来看
大暑时节
我们正好进入四之气
什么意思?
大暑到白露之间
也就是
自7月22日至9月7日之间
主气太阴湿土
客气少阳相火
火生土
太阳寒水在泉
怕火来临
然后加临的客气是少阳相火
地气受火热之气熏蒸
湿土之气上腾
蒸腾的湿气与热气互相勾结
早晚都有寒风吹拂
草木之间似有薄烟凝聚
湿气运化既不流动
到白露暗降
从而表现出秋季收成的时令
人们多患皮肤郁热
突然出血,疟疾
心腹饱满而热
腹部胀满等病,甚则发生浮肿
大暑的到来
意味着今年
湿热最重的日子要开始了
这个时候除了防暑
饮食起居上不要贪凉
如果本来就湿热体质的一定要当心了一,湿热在上焦脸上容易长痘总是油腻腻的头发特别容易出油,黏腻在一起;容易胸闷,感觉透不过气;头重如裹感觉头上像顶着一个湿帽子二,湿热在中焦脾胃大便粘马桶,擦屁股特废纸;容易腹胀,打嗝;早上起来嘴巴黏腻白天喝很多水还是觉得不解渴;喜欢吃冷的,甜的;四肢酸胀,有沉重感三,湿热在下焦尿少,尿黄男性一般多有阴囊潮湿阴囊湿疹,脚气;女性一般白带多且偏黄质地粘稠,气味腥臭甚至外阴经常瘙痒经常尿道感染,膀胱炎,阴道炎等等。再准确的就是看舌头舌头上面一层又黄又腻的糖霜般东东就是舌苔当舌苔颜色开始发黄就是身体有湿热的表现了以上症状中2条再加湿热舌那接下来真要给自己好好除湿热了湿热会带给你脸部油腻,毛孔粗大,酒糟鼻反复长痘,唇四周发暗发黑还有胃炎,湿疹,水桶腰,妇科病。。。。。怎么应对?根据这个时间段的五运六气针对少阳相火这个客气用咸味之物来补(咸味属水,水火既济,可补火之精)用甘味之物来泻甘味属土,火生土土泻火以制火宜吃豆类(豆类属水,水克火,可制火)就不会被少阳相火这个客气之热所伤害给大家推荐一碗大暑节气汤食材:鸭肉克,猴头菇2个,白扁豆10g,山药10g克,薏苡仁15g,陈皮3g,玉米适量,姜少许,盐适量做法:1、把猴头菇,白扁豆,山药,薏苡仁,陈皮浸泡、洗净;2、鸭洗净,去皮减油腻;3、玉米切段,姜切片;4、把鸭肉冷水下锅,放3片姜一起焯水;5、把焯好水的鸭洗净,与其他材料一起放砂锅中;6、加适量水煮3小时,出锅10分钟前放盐调味,晾温饮用。鸭肉性味甘、咸、平,微寒可以滋阴补血、益气利水消肿猴头菇甘,平,助消化健脾养胃,安神白扁豆健脾化湿,和中消暑薏苡仁健脾渗湿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整个汤方促消化化湿,渗湿补脾养胃,理气健脾既有咸味鸭肉又有甘味猴头菇,山药,薏苡仁补土还有豆类,白扁豆特别适用于湿热之夏脾胃虚弱、容易腹胀积食脾胃有湿有热的人群(如果不想自己去配汤包,我们微店里有配好的)
民间有俗语
暑天无病三分虚
这种夏日的虚
究其本质是脾胃虚弱
脾喜燥恶湿
但湿热的环境让脾胃无所适从
让它负湿前行
这时候养生的关键不是去吃红参不是去吃燕窝不是去吃羊奶不是去吃冬虫夏草而是要给脾减负帮它抽湿,祛湿湿气一除脾胃好了你吃下去的东西自然能化气化津湿气一除胸中的气机调畅了胸闷的感受会减轻人也不会那么容易心烦何以消烦暑,端坐一院中。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保,难更与人同。再过十五日就立秋了到那时你会怀念这个夏天吗?-年大暑节气福利-养脾胃的猴头菇汤料包手指长按左下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