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干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三批县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干府发〔〕60号
各乡镇场、县直各单位: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18号)精神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和《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规定,为有效保护和传承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县评审专家组严格按照选拔标准、条件和评审办法进行评审,评审出了余干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0大类55项。现将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予以公布。
各有关单位、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坚持“红色传承”,落实各项措施,切实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全县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附件:余干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余干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年5月16日(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余干县第三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
序号
类别
代码
项目名称
流传地区
备注
1
民间文学
3-Ⅰ-1
“江西老表”的传说
余干地区
2
民间文学
3-Ⅰ-2
鄱阳湖之战
鄱阳湖地区
3
民间文学
3-Ⅰ-3
白鹤的传说
鄱阳湖地区
4
民间文学
3-Ⅰ-4
东山书院的故事
余干地区
5
民间文学
3-Ⅰ-5
吴芮与汉乐府民歌《上邪》作者毛萍的夫妻情
余干地区
6
民间文学
3-Ⅰ-6
吴芮与五彩山的传说
余干地区
7
民间文学
3-Ⅰ-7
乾隆赐名黄金埠
余干地区
8
民间文学
3-Ⅰ-8
梅鋗与应天寺的故事
余干地区
9
民间文学
3-Ⅰ-9
邵式平五雷脱险
赣东北地区
10
民间文学
3-Ⅰ-10
余干老兵陪毛主席游泳
余干地区
11
民间文学
3-Ⅰ-11
舒同题诗李梅岭
余干地区
12
民间文学
3-Ⅰ-12
王震情系禾斛岭
余干地区
13
民间文学
3-Ⅰ-13
瑞洪民兵:鄱阳湖畔歼匪特
鄱阳湖地区
14
传统音乐
3-Ⅱ-1
车水谣
余干地区
15
传统音乐
3-Ⅱ-2
请茶调
余干地区
16
传统音乐
3-Ⅱ-3
古埠划拳令
古埠地区
17
传统音乐
3-Ⅱ-4
对杏歌
余干地区
18
传统音乐
3-Ⅱ-5
出江号子
余干地区
19
传统音乐
3-Ⅱ-6
串堂锣鼓
余干地区
20
传统音乐
3-Ⅱ-7
上梁歌
余干地区
21
传统音乐
3-Ⅱ-8
对花调
余干地区
22
传统舞蹈
3-Ⅲ-1
摇花轿
余干地区
23
传统舞蹈
3-Ⅲ-2
河蚌舞
余干地区
24
传统戏剧
3-Ⅳ-1
余干皮影戏
余干地区
25
曲艺
3-V-1
余干道情
余干地区
26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3-Ⅵ-1
狮子灯武术
余干地区
27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3-Ⅵ-2
水上漂
余干地区
28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3-Ⅵ-3
叠罗汉
余干地区
29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3-Ⅵ-4
跑纸台
余干地区
30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3-Ⅵ-5
搭火台
余干地区
31
传统美术
3-Ⅶ-1
张氏根雕
江西地区
32
传统美术
3-Ⅶ-2
李氏剪纸
余干地区
33
传统技艺
3-Ⅷ-1
社赓米糖制作技艺
余干地区
34
传统技艺
3-Ⅷ-2
“鄱湖宴”制作工艺
江西地区
35
传统技艺
3-Ⅷ-3
河水煮河鱼制作技艺
余干地区
36
传统技艺
3-Ⅷ-4
黄蜡石制作加工技艺
余干地区
37
传统技艺
3-Ⅷ-5
咸干鱼制作技艺
余干地区
38
传统技艺
3-Ⅷ-6
凉席制作工艺
余干地区
39
传统技艺
3-Ⅷ-7
木船制造技艺
余干地区
40
传统技艺
3-Ⅷ-8
鄱阳湖酒糟鱼制作技艺
鄱阳湖地区
41
传统技艺
5-Ⅷ-9
芡实粉制作技艺
余干地区
42
传统技艺
5-Ⅷ-10
余干黑陶制作技艺
余干地区
43
传统技艺
5-Ⅷ-11
余干民族乐器制作工艺
余干地区
44
传统技艺
5-Ⅷ-12
鄱湖鱼篓编织工艺
余干地区
45
传统技艺
5-Ⅷ-13
天然凉粉制作工艺
余干地区
46
传统技艺
5-Ⅷ-14
传统“浸菜”制作工艺
余干地区
47
传统医药
3-Ⅸ-1
万氏中医痔疮疗法
余干地区
48
传统医药
3-Ⅸ-2
朱氏骨科
余干地区
49
传统医药
3-Ⅸ-3
破伤风治疗
余干地区
50
民俗
5-Ⅹ-1
喝冬至酒
余干地区
51
民俗
5-Ⅹ-2
中秋烧塔
余干地区
52
民俗
5-Ⅹ-3
余干关皇节
余干地区
53
民俗
5-Ⅹ-4
元宵观灯
余干地区
54
民俗
5-Ⅹ-5
“抢红”
余干地区
55
民俗
5-Ⅹ-6
祭拜“江豚”
鄱阳湖地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