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积德头条丨脾胃虚弱老得快教你如何打赢

脾虚对人的健康有很多影响,不仅会造成腹胀、腹泻等常见疾病,还会让人老得快。那么脾虚怎么办?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脾虚?如果脾虚要如何调理呢?下面就来说一下。

为什么脾虚会老得快?

什么是脾虚?脾虚泛指因脾脏虚损、脾失健运所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3种类型。

脾为后天之本,脾居中焦,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脾主运化水湿,脾主肌肉,脾主生血、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是人体气机升降的枢纽。

■脾主运化

脾与美容的关系体现在脾主运化,脾能运化水湿,如果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失常,水湿停聚于体内,出现颜面、眼袋浮肿等表现,水湿停留久则化热,湿热上冲熏于面,还可导致面部痤疮、酒糟鼻等,从而影响人体的颜面,显得苍老。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

脾与美容的关系还体现在脾能将水谷精微化生为气血,滋养荣润皮肤。水谷精微经脾运化,通过气化作用化生成血液。只有脾运化水谷功能正常,源源不断地化生气血,生命才得以维持,皮肤才得以滋养,人才能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如果脾胃虚弱就会气血不足,就会精神萎靡,面色萎黄,或色如尘垢,唇色暗淡,枯暗无华。

■脾胃是气机升降的枢纽

人体不断地摄取食物,吸收精华,排泄糟粕,以维持机体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动态平衡。脾升胃降是维持这种动态平衡的根本保证。脾升将精微物质上输到心、肺、头、面;胃降可将食物残渣和五脏代谢过程中的产物降于小肠,近而到大肠,排出体外。如果脾胃虚弱,升降失司,就会出现大便秘结不通、内毒不排,呈现眼袋下垂、皱纹、雀斑色斑。

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脾虚?

脾虚的人,可以通过3个方面来自我判断:一看形体,二看五官,三看症状。

■一看形体

有的过于消瘦,好像一阵风就能吹倒;有的很胖,看似体格庞大,其实虚浮,一点都不结实;还有的说话有气无力,精神不振,未老先衰。

■二看五官

○脸色:一个人的脸色暗淡发黄,如果没有及时治疗,脸色就会逐渐变成“萎黄”,即脸颊发黄、消瘦枯萎。

○流口水:《黄帝内经》指出“脾主涎”,这个“涎”是脾之水、脾之气的外在表现。一旦脾气虚弱,“涎”就不听话了,经常流口水,尤其是睡觉时。

○口唇:一般来说,脾胃功能正常的人,嘴唇红润、干湿适度、润滑有光。如果一个人嘴唇色淡无华,干燥、脱皮,那就是脾虚了。

○鼻尖:鼻尖色白枯槁,是脾胃虚衰,胃气不能上荣之候。

■三看症状

○没胃口:食欲下降、吃饭不香。

○早饱:稍吃一点东西就腹部饱胀。

○大便稀烂:稍吃生冷寒凉油腻就会发作。

○便秘:即使没有大便干结也会排便无力不畅。

○睡眠不好:入睡困难、早醒、多梦等。

脾虚的日常调理

如果以上症状你有大部分都符合,结合舌淡胖边有齿印,苔白,脉弱无力,你可能就是有脾虚。不妨试试从日常生活及饮食调理。

调理脾胃须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不妨多吃一点绿豆、扁豆、薏米等,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其次,调理脾胃还要因人而异。具体而言,以下三类人要格外注意:

■脾虚患者

脾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少腹胀、食欲不振、肢体倦怠、乏力、时有腹泻、面色萎黄,这类朋友进补前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胃火旺盛者

平素嗜食辛辣、油腻之品的朋友,日久易化热生火,积热于肠胃,表现为胃中灼热、喜食冷饮、口臭、便秘等。进补前一定要注意清泄胃中之火。适度多摄入些苦瓜、黄瓜、冬瓜、苦菜、苦丁茶等,待胃火退后再进补。

■老年人及儿童

由于消化能力较弱,胃中常有积滞宿食,表现为食欲不振或食后腹胀。因此,在进补前应注重消食和胃,不妨适量吃点山楂、白萝卜等消食、健脾、和胃的食物。

广积德提醒

调养脾胃,食疗很关键,但必须根据病人平素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来选择饮食,切不可盲目进补。除了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附片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推广中医文化普及养生知识

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zl/6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