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订阅▲
听说爱鸟的人都在这儿
9月8日,在池州境内的九华河流域和国网枫岭千伏变电站,国网安徽“汪湜护线爱鸟工作站”和让候鸟飞十几名志愿者正在用望远镜观察处在湿地边缘的千伏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和今年夏候鸟带雏情况,同时护鸟志愿者们还重点巡护了夏候鸟的繁殖地,发现它们正在带雏练飞,为即将南迁做最后的准备。
国网安徽“汪湜护线爱鸟工作站”和当地野生鸟类保护协会的十几名志愿者正在观察处在湿地边缘的千伏输电线路运行情况和今年夏候鸟带雏情况。
湿地夏候鸟须浮鸥在带雏。
湿地凤头??在带雏。
随后,志愿者们还走进村庄,向村民发放有关候鸟保护和用电安全的宣传单,播放《野生动物保护法》,宣讲野生鸟类保护的重要意义,倡议大家为保护候鸟做出表率。
工作站领头人、野保协会会长汪湜在给志愿者布置任务。
志愿者们走进村庄,向村民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
随着秋季气温不断下降,大批候鸟自北向南开始了迁徙越冬之旅。每年3至7月是夏候鸟在池州的繁殖季节,在这些鸟类当中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棉凫、水雉、白胸翡翠、斑头鸺鹠等,还有国家三有保护动物:灰头麦鸡、须浮鸥、绶带、灰卷尾等。
湿地的牛背鹭。
目前,夏候鸟的繁殖已接近尾声,亲鸟正在进行喂雏和带雏,从10月初开始,它们就会陆续离开繁殖地迁徙到南方越冬。在幼鸟成长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危险,如天敌侵害、恶劣天气、猎捕等因素。因此,开展夏候鸟繁殖地巡护和清除捕鸟网是保证夏候鸟顺利南迁的重要手段。
湿地的夏候鸟灰头麦鸡繁殖。
夏候鸟棉凫,是世界上最小的鸭子。
工作站领头人、野保协会会长汪湜告诉记者,再过一个月,这些夏候鸟就会带着今年出生的幼鸟迁徙到南方越冬了,国网志愿者们从现在开始就要忙碌起来了,一是要对夏候鸟繁殖地进行巡护,查看今年刚出生的幼鸟生长情况,看看有没有影响候鸟迁徙的异常现象;二是对池州境内的特高压密集通道进行巡护,为冬候鸟安全迁徙开展排查。
我要支持
点击“我要支持”,立刻捐助
安徽省池州市野生鸟类保护志愿者协会
湿地的小白鹭。
湿地留鸟黑水鸡在筑巢。
据了解,国网野保志愿者多年来在中动协的统一部署下坚持开展候鸟“护飞行动”,有效保障了候鸟的顺利迁徙,在社会上形成了浓厚的保护候鸟氛围,同时也震慑了涉及候鸟等野生动物的违法犯罪活动。
湿地凤头??在喂雏。
随着今年国网安徽“汪湜护线爱鸟工作站”的创建,志愿者们不仅要持续开展候鸟“护飞行动”,还要结合电网所处湿地的特点,走进湿地、学校、社区开展候鸟越冬巡护、越冬补饲、拆除非法捕鸟网和“零野味”以及鸟类保护与安全用电科普宣传等活动,让公众了解国家电网为野生鸟类保护所做的各种努力,担当起原生鸟类和新生电网和谐共处的社会责任,守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不断展示国家电网品牌形象。
志愿者在处湿地边缘的变电站设备上发现多处鸟巢。在不影响送电的情况下,志愿者尽量不去打扰它们,并加以保护。
志愿者在处湿地边缘的变电站设备上发现多处鸟巢。在不影响送电的情况下,志愿者尽量不去打扰它们,并加以保护。
行动即榜样
立即捐助支持
安徽省池州市野生鸟类保护志愿者协会
▼
记者:姚林
摄影:章勇
来源:安徽日报
排版:椰木
--END--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