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药童带你认中药
第44期:梔子
梔子
为茜草科常绿灌木植物梔子的成熟果实。
产我国长江以南各省。秋冬采收。
生用、炒焦或炒炭用。
越桃、山梔。
苦,寒。
归心、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1、用于热病心烦、郁闷、躁扰不宁。
本品善于消泻心、肺、胃经之火邪而除烦。每与淡豆豉合用以宣泄邪热,解郁除烦,即梔子豉汤;若火毒炽盛,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者,则须配伍黄连、连翘、黄芩等凉血解毒、泻火除烦之品,如清瘟败毒饮。
2、用于肝胆湿热郁结所致黄疸、发热、小便短赤等证。
本品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之效。若与茵陈、大黄合用,可以增强利湿、退黄作用,即茵陈蒿汤;若配伍黄柏,可增强清除湿热作用,即梔子柏皮汤。
3、用于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尿血等。
本品有凉血止血作用。每与茅根、生地、黄芩同用。
此外,生梔子粉用水或醋调成糊状,湿敷,对外伤性肿痛有消肿止痛作用。涂敷疖肿,亦有疗效。
3~10g。外用适量。
脾虚便溏,食少者忌用。
《药性论》:“利五淋,主中恶,通小便,解五种黄病,明目。治时疾,除热及消渴、口干、目赤肿痛。”
《本草纲目》:“治吐血、衄血、血痢、下血、血淋、损伤瘀血,及伤寒劳复、热厥头痛、疝气、烫火伤。”
梔子用于清热解毒宜生用;凉血止血宜炒用(焦山梔、黑山梔)。
梔子的干燥果实▲
《神农本草经》认为梔子:
梔子,味苦。主五内邪气,胃中热气,面赤,白癞,赤癞,疮疡。一名木丹。生川谷。
翻译成现代文就是——
梔子,味苦。主治五脏内有邪气郁结,胃中有热气蒸腾,导致面部发红,酒糟鼻,白癞,赤癞,疮疡等。又叫木丹。产于河流的谷地之处。
中药班的小伙伴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