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秦梓阁(授权发布)
来源丨新希美学
近年来,激素依赖性皮炎发病率逐年递增,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带来巨大的影响,有许多病急乱投医的患者,也有许多在这样面前犹豫不决的患者,是因为对自身面部皮炎的不确定。
有的人会将激素依赖性皮炎与脂溢性皮炎混淆,有的激素依赖性皮炎的小伙伴会被错诊为过敏性肌肤,也有激素依赖性皮炎被误以为是玫瑰痤疮。
今天的文章主编就教大家如何区分:
激素性皮炎、脂溢性皮炎以及玫瑰痤疮!
★激素依赖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是因长期反复不当的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表现为外用糖皮质激素后原发皮损消失,但停用后又出现炎性损害,需反复使用糖皮质激素以控制症状并逐渐加重的一种皮炎。近年来,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顽固难治愈。
激素性皮炎的表现
01表皮与真皮变薄局部长期外用激素,可导致角质层颗粒形成减少而变薄,真皮的糖蛋白和蛋白聚糖的弹性变化使胶原的原纤维间粘附力减弱,胶原合成减少而变薄。
02
色素减退沉着
由于角质层的层数减少,迁移到角质形成细胞的黑素减少,引起色素减退。色素沉着可能与糖皮质激素激活黑素细胞再生色素有关。
03
血管显露
由于血管壁的胶原纤维间粘附力减弱可导致血管变宽,真皮胶原的消失而导致表面的血管显露。
04
酒渣样、痤疮样皮炎
在激素诱导的酒渣鼻样皮损中,毛囊蠕形螨的密度显著增高,蠕形螨封闭毛囊皮脂腺出口,引起炎症反应或变态反应,强效激素还可使皮脂腺增生,导致特有的酒渣鼻样皮疹。激素能使毛囊上皮退化变性,导致出口被堵塞,出现痤疮样皮疹或使原有的痤疮加重。
05
毛囊炎
因激素的免疫抑制作用,可使局部毛囊发生感染和原发毛囊炎加重。
06
激素依赖和反跳现象
激素的抗炎特性,可抑制丘疹的发展和减轻瘙痒,血管收缩,红斑消失,然而激素不能消除疾病的病因,停用后常可引起原有疾病加重,可表现为炎性水肿,发红,烧灼感,不适感和急性的脓疱疹等反跳现象。该现象常常发生在停用激素后2~10天,并持续几天或3周左右。因反跳现象导致患者继续外用激素,而造成激素依赖。
★脂溢性皮炎脂溢性皮炎又称脂溢性湿疹,是发生在皮脂腺丰富部位的一种慢性丘疹鳞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多见于成人和新生儿,好发于头面、躯干等皮脂腺丰富区。
脂溢性皮炎的表现
皮损主要出现在头皮、眉弓、鼻唇沟、面颊、耳后、上胸、肩胛间区、脐周、外阴和腹股沟等部位。初期表现为毛囊周围炎症性丘疹,之后随病情发展可表现为界限比较清楚、略带黄色的暗红色斑片,其上覆盖油腻的鳞屑或痂皮。自觉轻度瘙痒。发生在躯干部的皮损常呈环状。皮损多从头皮开始,逐渐往下蔓延,严重者可泛发全身,发展为红皮病。
婴儿脂溢性皮炎常发生在出生后2~10周,头皮覆盖油腻的黄褐色鳞屑痂,基底潮红。眉弓、鼻唇沟和耳后等部位也可能受累,表现为油腻性细小的鳞屑性红色斑片。常在3周至2个月内逐渐减轻、痊愈。对于持久不愈者,应考虑特应性皮炎的可能性。
★玫瑰痤疮玫瑰痤疮又称酒渣鼻(酒糟鼻),多见于30-50岁的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但严重病例一般见于男性,是一种发生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玫瑰痤疮的表现
01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期:表现为以面中部为主的红斑,亦可累计面颊、前额及下颏。最初表现为红斑,可在进食辛辣刺激食物、气温骤变及精神情绪紧张兴奋时明显,久之变成持久性红斑,并逐渐出现毛细血管扩张,呈树枝状,主要分布在鼻尖及鼻翼。常伴有毛孔粗大和皮脂分泌增多。可持续数月至数年,之后转为丘疹脓疱期。
02丘疹脓疱期:在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基础上,反复出现痤疮样毛囊性丘疹、脓疱,但无粉刺形成。皮损有时可表现为深的炎症性结节或囊肿。
03鼻赘期:由于长期充血,反复感染,鼻部结缔组织增殖、皮脂腺异常增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隆起性结节,导致鼻尖部外观肥大,畸形如赘生物。鼻赘表面可见明显扩大的皮脂腺口,挤压时有条状白色粘稠皮脂溢出。严重的鼻赘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
04眼部:多见于绝经期后的女性和鼻赘期的男性。表现为眼睑炎,结膜炎,偶尔引起角膜炎和虹膜炎,患者可出现眼睛干燥、异物感、流泪、畏光、视力模糊等症状。
皮肤护理不是一蹴而就,需要科学分析,正确搭配产品和相宜的建议,不是花钱越多皮肤越好,而是越科学越合理皮肤才会越好,好皮肤需要专业护肤知识分析,对症下药治疗才能在你修复的同时助你一臂之力。
今天主编分享这些希望对你帮助,如有皮肤问题点击下方小程序可联系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