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健康课堂如何预防和治疗酒渣鼻

酒渣鼻是一种好发于中年男女颜面部的皮肤附属器慢性疾病,症状迁延反复,可逐渐发展为鼻赘,就是俗称的“大鼻头”,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美观和自信心。那么酒渣鼻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临床特点和防治措施呢?今天我们邀请到市皮肤病防治院的陈芳副主任医师给大家聊一聊酒渣鼻的病因和治疗。

嘉宾介绍

陈芳,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

从事皮肤科临床一线工作二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深受广大皮肤病患者的信赖和好评。对皮肤科常见病多发病能娴熟诊治,尤其擅长变应性皮肤病、色素性皮肤病、银屑病、带状疱疹及痤疮的诊断与治疗。

点击收听音频

1酒渣鼻的病因有哪些呢?

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是一种发生于鼻、面中部,以红斑、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疾病。其病因尚不完全明了,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胃肠功能紊乱、颜面血管运动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以及毛囊蠕形螨感染等有关。此外,精神紧张、过度食用辛辣食品、嗜酒、冷热刺激、皮脂溢出也可成为本病的促发因素。

2酒渣鼻有哪些临床特点呢?

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但病情严重的常是男性患者。损害特点为颜面中部出现弥漫性潮红、痤疮样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可因鼻部结缔组织增生、皮脂腺异常增大而形成鼻赘。一般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临床可分为三期:

1.红斑期:先为鼻部潮红,以后累及额部、颊部,对称发生。红斑初为暂时性,在进食辛辣食物或热饮、外界环境温度升高、感情冲动时面部潮红充血,以后逐渐转为持久性浅表毛细血管扩张、毛囊扩大、皮脂溢出等。

2.丘疹脓疱期:在第一期基础上成批发生针头至绿豆大小的红色丘疹、脓疱、结节,面颊部的毛囊口扩大明显。中年女性患者皮疹常在经前加重。

3.鼻赘期:鼻部皮脂腺及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紫红色结节状突起,皮肤毛细血管显著扩张,致使鼻尖、鼻翼肥大,形成鼻赘,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

3酒渣鼻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有哪些呢?

1.日常护理:禁酒及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纠正胃肠功能障碍和内分泌失调,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冷热刺激和精神紧张,生活应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

2.内服药物:可口服B族维生素,对炎症较重者可服四环素类抗生素,对镜检有多数毛囊虫者,可服抗毛囊虫、滴虫类抗生素,持续数周。

3.医院在皮肤病局部处理方面早有独特见解,如局部治疗:可外用控油和抗生素类制剂,避免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物理治疗:对毛细血管扩张严重及鼻赘期患者,可采用CO2激光、液氮冷冻或外科切割术治疗。

手机下载“开吧APP”

收听节目、参加互动、









































儿童白癜风早期症状
手上白癜风注意事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tp/3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