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小年到,好运绕

历史渊源

XIAONIAN

祭灶的风俗由来已久。《礼记.月令》云:“祀灶之礼,设主于灶径。”灶径即灶边承器之物,以土为之者。那时祀守被列为五祀之一。《战国策赵策》云:“复涤侦谓卫君日:臣尝梦见灶君,”唐罗隐送灶诗亦有“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的名句。可见两千多年前已有祭灶之礼,且历代相沿成习。

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这一天,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报告这一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面前说坏话。“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由于中国人基本食用稻米,熟食一般不易保存,必须随时烹煮。所以对古人来说,“柴”是生活中“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第一位重要的,没有燃料,即使有基本粮食也没有办法食用。在以前必须每家都有一个炉灶。

时间差别

XIAONIAN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近代我国一些地方流传,小年“官三民四船五”,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其实,传统上的小年是在腊月二十四,因清朝中后期帝王家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拜灶王爷,北方地区百姓随之效仿,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北方大部分地区:

腊月二十三——“北方小年”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为了“节省开支”,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因此北方地区百姓上行下效也提前一天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南方大部分地区:

腊月二十四——“民间传统小年”

早在宋朝就有“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记载,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保持着这天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江浙沪地区:

除夕前一天——“小年夜”

江浙沪地区习惯称除夕为“大年夜”,与其对应,除夕前一晚则被称为“小年夜”,这一天也被称为小年。历史上,腊月二十四夜,吴人称廿四夜,是送灶的日子,因称此夜为小除夕。

四川、贵州部分地区:

除夕夜——“小年”

在我国西南的部分地区,人们会在除夕夜过小年,他们的大年则多在正月十四或正月十五。

南京地区等地:

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年”

相传明成祖朱棣篡权夺位后,南京百姓对其残忍和苛政怨声载道,借由正月十五的灯会怀念上一位帝王的宽政,于是元宵节成了南京的小年。

民间习俗

XIAONIAN

小年(腊月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

01

俗话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三,祭灶王”。在小年这一天,人民要祭拜灶神,也就是灶王爷、灶公、司命。灶君的名称在战国已出现,相传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犯了错被贬到凡间,替玉皇大帝监视人间。老百姓怕他述职时打小报告,于是在他回天庭前跟它套近乎,俗称“媚灶”,比如请他喝酒,在门框上涂酒糟;或者是请他吃糖,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腊月二十四:扫除茅舍涤尘嚣,一炷清香拜九霄

02

民谚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既是一种人们辞旧的仪式,也是人民欢庆未来的庆典。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03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二十五就述职回来了,还带上了领导玉皇大帝,为了骗过漫天神仙,家家吃豆腐渣以示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04

过去,人们常说“腊月二十六炖大肉”,那时候,普通老百姓的日子都比较穷苦,一年只有过年才能吃上“年肉”。因为肉本身就代表着富裕的意思,在《左传》中,曹刿说“肉食者谋之”,“肉食者”就是上层社会的代称。每年一份红烧肉,红澄澄一盘,也代表着来年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腊月二十七: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05

在昨天煮过猪肉后,这一天要杀只鸡,为过年的餐桌准备下一道与鸡有关的年菜了。因为“鸡”与“吉”同音,所以过年杀鸡吃鸡肉实际上是取大吉大利、今晚吃鸡、吉祥如意的意思。

腊月二十八:桃符频换句难新,休对春风诉旧贫。

06

听说有句俗话叫:“二十八,贴花花”,所谓贴花花,就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和各种春节张贴之物。春联起源于古代的“桃符”,因为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五代后蜀的孟昶雅好文学,每年命人题写桃符,于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对“春联”。后来造纸术普及,人们才用红纸替代桃木。

腊月二十九:提瓶去打酒

07

腊月二十九这一天,以前的人会拿着自家瓶子去“打酒”。同时,这一天是节前最后一次补充年货了。“腊月二十九,提瓶去打酒"其实也是提醒人们把之前忘记买的小东西都补齐,接下来就可以开开心心迎新年啦。

乘风破浪扬帆起航

XIAONIAN

年,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世界,我们心手相牵,守望相助,抵御凛冬。

年,在尚未平静的时局之中,我们不惧挑战,心怀大爱,展望新的一年。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了年新年贺词。在贺词中,习近平主席给伟大的抗疫精神点赞,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历史性成就,为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许下永葆初心的诺言。

我们勇毅,书写抗疫的史诗。

我们奉献,打赢扶贫攻坚战。

我们远航,乘风破浪共逐梦。

山河无恙岁月静好

我们一起共赴盛世

XIAONIAN

外贸之声全媒体矩阵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zbhl/6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