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痤疮是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面部皮肤病,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
近3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玫瑰痤疮治疗指南或专家共识共4篇,包括:《版中国玫瑰痤疮诊疗专家共识》、《版加拿大玫瑰痤疮治疗指南》、《版瑞士玫瑰痤疮治疗指南》和《版全球玫瑰痤疮专家共识》。与更早的指南或专家共识类似,前3篇治疗方案选择依据仍是玫瑰痤疮4种主要临床类型即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丘疹脓疱型、肥厚增生型及眼型;而第4篇为全球13个国家共17名皮肤科及眼科专家共识,提出了基于表型的治疗建议。
日常护理尽管循证医学证据不足,但4篇指南共识均提到恰当的皮肤日常护理有利于玫瑰痤疮治疗,较为统一的建议包括保湿、防晒和避免刺激因素。
胶原蛋白敷料阵发性潮红/暂时性红斑、
持续性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治疗
见表1。对于阵发性潮红/暂时性红斑的处理,溴莫尼定为4个指南均推荐的外用药。除外用治疗外,全球共识与瑞士指南建议可系统口服β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
对于持续性红斑的处理,溴莫尼定是首选外用药物,此外甲硝唑和壬二酸也可以应用。FDA批准1%甲硝唑乳膏用于玫瑰痤疮红斑及炎症性皮损治疗,15%壬二酸凝胶可用于中重度玫瑰痤疮炎症性丘疹脓疱的治疗。目前国内市场上有壬二酸乳膏和甲硝唑乳膏,但暂无溴莫尼定凝胶或乳膏。中国共识及瑞士指南中还提及外用他克莫司和吡美莫司。中国共识中提出对于持久性红斑系统治疗首选口服羟氯喹联合亚抗菌剂量多西环素40~mg/d,疗程3个月。加拿大指南则推荐单纯口服多西环素。
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的治疗见表2。4篇指南共识共同推荐的外用药为甲硝唑、壬二酸和伊维菌素。甲硝唑除抗厌氧菌及抗蠕形螨作用之外,体外研究提示亦具抗炎及抗氧化作用,诸多临床研究中外用0.75~l%甲硝唑乳膏或口服甲硝唑均可有效治疗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
肥大增生型玫瑰痤疮的治疗4篇指南共识均推荐以手术、激光为主要局部治疗方案,异维A酸为系统方案。
眼型玫瑰痤疮的治疗4篇指南共识对于眼型玫瑰痤疮较为统一的意见包括使用人工泪液、系统口服多西环素。
综上所述,不同时期、地区对于玫瑰痤疮的治疗建议虽存在一定差别,但总体基于抗蠕形螨、抗炎、抗血管生成及增生等方面进行治疗。依据指南及共识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是科学规范诊治玫瑰痤疮的基础。
甲硝唑凝胶摘自:许阳,骆丹.中外玫瑰痤疮治疗指南与共识解读,中华皮肤科杂志,,11(51):-.
撰稿:张文真
编辑:周丹
审核:蔡蓓蕾
知原·行远
Genesisleadsyoufar
好看请点这里~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