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说“人到中年万事休”,真是反映了作为社会中坚力量的中年人,面对巨大社会、家庭压力,即将走向衰老阶段的焦虑和惰性心态。如今,更是越来越多的中年人被贴上了“油腻”的标签,与中年人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态是有很大关系的。
油腻的本质是“痰”与“湿”其实油本来并不是坏事,油是人体的精华,身体健康精充血足的人才会有油脂润泽皮肤毛发,使人看起来容光焕发。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油”,而在于“腻”。
到了中年时期,身体阳气开始由盛转衰,不爱惜自己的身体的人,阳气衰落更快。肾阳又称元阳、真火、真阳,即肾的功能与热力方面,为人体阳气的根本,对人体各脏腑组织的功能起推动、温煦作用。肾阴又称元阴、真阴、肾水、真水。是全身阴液的根本,对机体各个脏腑器官起着滋润和濡养的作用。一旦阳气衰弱无力推动阴气,肾阴就容易化为湿浊上泛体表。
另外,人到中年各方面机能都有所下降,脾胃功能减弱,却正是各种应酬最多的时期,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压力亦到达巅峰,思虑过度则伤脾,情志抑郁则肝木乘脾进一步削弱了脾的运化功能。脾虚复加饮食过度则容易导致湿热中阻,继而凝结成痰。
痰湿重的人体型容易肥胖,肚子大而软,呼吸不畅,容易困倦,身重不爽,大便容易黏腻,对湿气重的环境适应力很差,上半身容易大汗淋漓。痰湿随气而走,无处不到,到了胃里,酝酿化火,就会口臭。五官之中,鼻为中土,属于脾胃,胃热到了一定的程度,会导致鼻子发红、容易破损,形成酒糟鼻。痰湿蕴肺,则表现出痰多、打鼾,痰湿上泛体表,又会造成头和脸的油腻。
调整生活方式,摆脱中年油腻中医针对油性体质总体思路:祛湿热,祛痰湿,养肝胆,把控生活方式。但是也要先知道自己为何出油,找到根源再下手,必要的时候可以寻求医师帮助,辅以药物或针灸等进行调理。另外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摄:
.早睡早起。早睡养阴,早起养阳。同样,晚睡伤阴,晚起伤阳。
2.不要暴饮暴食,尤其是晚上不要吃得过多。晚上吃得过多,会运化不利,伤害脾胃,没有得到很好运化的东西堆积在体内,成为食积或痰火,也会加速我们的油腻。
3.控制烟酒。吸烟耗伤阴血,饮酒助生湿热,对心肺、脾胃、肝胆均容易产生不良影响,致使湿热、痰火内蕴。
4.适当食用健脾化湿的食物,如山药,薏米仁,茯苓,芡实,冬瓜丝瓜,荷叶,山楂,海带,陈皮等等。不仅要增加痰湿的去路,还要减少痰湿的来源,所以那些肥甘厚腻容易滋生痰湿的食物就要少吃,尤其像酸奶,巧克力,甜点,蛋糕,面包,还有一些生冷的水果等等。
5.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肥胖与痰湿常常相伴而生,容易形成不良循环,适当运动加上合理的饮食,是戒掉“油腻”的最佳搭配。有氧运动是最佳选择,慢跑、游泳、跳绳、打球、爬山等;还可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不仅有利于肌肉塑形,还可有效降低体脂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