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御赐茂名年的老屋清朝匾额保存

两块清代古匾跨越时空与现代人对话

山水双合古韵悠悠

信宜市倾情打造的“中国李乡山水双合”让双合村火了起来,而该村一座拥有80多年历史的老屋里,珍藏着两块清代古匾,更让双合村古韵悠悠。

在双合西岸村中,记者看到了这间名为“幹卿李公祠”的老屋。村民李焕龙告诉记者,此屋是为纪念入村五世祖而建,估计已经超过80年。

焕龙说,老屋建成后还没有进行过大修缮,各种构件都是原貌。记者在现场看到,老屋是一座二进青砖屋,中间有一天井,右侧有一厢房。首进的左右各有一个房间。前厅与天井间有一屏风,上有“福”“明德堂”“寿”等字样。前厅往两厢的门廊上方,分别挂着“钦赐花翎”“钦赐蓝翎”牌匾。细看匾上字,可见是“咸丰七年十一月吉日钦赐红翎尽先游学现任闽浙督标右营守备臣李应昇恭承”“光绪二年四月吉日钦赐蓝翎现任贵州毕赤营中军守府臣李富兴恭承”字样。李焕龙告诉记者,他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这两块匾是当时官府送祖先的。

李焕龙还说,约在十年前,村中长辈认为牌匾的原色看起来较老不好看,就给“钦赐花翎”涂上红漆,“钦赐蓝翎”涂上蓝漆。由于是祖先留下的物件,大家敬重有加,虽然历经00多年的沧桑,“翎”牌依然保存完好。自祖先多年落户到此,目前已繁衍出数千多人,后代遍布各地。

新闻链接:清朝的礼帽,在顶珠下有翎管,质为白玉或翡翠,用以安插翎枝。清翎枝分蓝翎和花翎两种。蓝翎为鹖羽所做,花翎为孔雀羽所做。花翎在清朝是一种辨等威、昭品秩的标志;其作用是昭明等级、赏赐军功,清代各帝都三令五申,既不能簪越本分妄戴,也不能随意不戴,如有违反则严行参处;一般降职或革职留任的官员,仍可按其本任品级穿朝服,而被罚拔去花翎是严重处罚。花翎又分一眼,二眼,三眼,三眼最尊贵;所谓“眼”指的是孔雀翎上的眼状的圆,一个圆圈就算做一眼。蓝翎是与花翎性质相同的一种冠饰,又称为“染蓝翎”,以染成蓝色的鹖鸟羽毛所作,无眼。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也可以赐予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

来源:信宜发布

茂名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cbjg/104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