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顶嘴rdquo与ld

作者:夏天

来源:男孩派(ID:boydj)

孩子不是永远都错,父母也不是全都正确。

前几天,闺蜜跟我抱怨:我真不知道我最近怎么得罪我家那小子了,处处跟我做对。我喊他吃饭,他说:“我现在只想吃冰淇淋。”我催他收拾自己的房间,他不仅坐着看电视一动不动,还不耐烦地顶我:“我自己的房间,我想什么时候收拾就什么时候收拾!”我让他关掉电视,赶紧去刷牙睡觉,他反问:“我凭什么要听你的?”最后,闺蜜忿忿不平地说:“这熊孩子,我说一句,他顶一句,每天气得我血压飙升,我真想拿块抹布把他的嘴给堵上。真不知道别人家的孩子是不是也这样?”我安慰了闺蜜几句,深表感同深受。记得曾经有项调查:“孩子慢慢长大后,你最讨厌孩子的什么行为?”超过75%的父母都选择了顶嘴。顶嘴,似乎成了绝大多数父母都难以忍受的行为。01

顶嘴,其实是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很多时候,父母都会把孩子顶嘴,当作是一种不听话的表现。然后,想尽办法地想要帮孩子改掉这个“坏毛病”,轻则口头镇压,重则武力解决。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孩子到底为什么会顶嘴?纪录片《零零后》里,萌萌的父母觉得萌萌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叛逆,越来越喜欢跟父母顶嘴。萌萌想要跟好朋友出去玩,爸爸因为萌萌忘记了带书包而威胁萌萌:“书包没有拿回来,就不要出去玩了。”萌萌哭着反驳爸爸:“为什么?为什么什么都要听爸爸的,我不同意。”爸爸带萌萌一起去挑选眼镜,结果萌萌喜欢的款式爸爸不喜欢,爸爸喜欢的萌萌也不喜欢。爸爸不耐烦地说,“你到底喜欢哪个呀!”萌萌无奈地回顶:“你不懂我。”父女俩之间的气氛瞬间降到冰点。爸爸不能理解萌萌为什么叛逆,萌萌也不明白爸爸为什么对自己有这么多的不满?一位教育专家曾讲过:孩子的成长有3个叛逆期。第一个叛逆期是2-4岁,他们会通过“不”、“才不是”等语言来表达自己初期形成的主观意识;第二个叛逆期是7-9岁,他们开始有较强的独立意识,经常对外界的各种规则不满,有时甚至有点不讲道理;第三个叛逆期是12-17岁,他们正值青春期,对个体的独立、自由的追求更甚,讨厌一切束缚。只有经历过叛逆期,孩子才能成长为一个独立而自主的个体。而顶嘴则是每个孩子叛逆期都会出现的行为。顶嘴,说明孩子的自我意识和尊严开始觉醒。他开始自我思考,开始强烈地想要表达自己,想要捍卫自己说话的权利,想让父母看到自己的内心诉求。孩子顶嘴,并不是“不听话”、“没教养”、“故意作对”,而是他们采用语言的形式与父母对抗,寻找自我,建立自我个性的必经过程。

02

允许孩子顶嘴,是一种智慧。

看过一档真人秀节目,里面的小宝就是一个爱顶嘴的孩子。他的爸爸监督他拉小提琴,总是喜欢拿着毛笔,指着他挑毛病。这让他很反感,忍不住生气地对爸爸说:“别用这个指着我。”爸爸批评他拉琴的位置不对,他顶嘴道:“那你给我贴上标签呀。”一次家庭会议,爸爸妈妈一起指出了很多他的缺点,希望他改正。他毫不示弱地反将爸爸妈妈:“爸爸总是找别人毛病,却从不找自己的问题,比如说小提琴,老师都不会,是教不好孩子的。妈妈有时候情绪控制的不太好。”在跟父母的几次争辩中,他都是沉着冷静、思维敏捷、直中要害。既表达出了自己的不满,又有理有据戳痛了爸爸妈妈的痛点,让爸爸妈妈无言以对。不得不让人佩服。

就连场外的教育专家海蓝都忍不住夸赞道:

“顶嘴的孩子有优势,一是家庭氛围开明,二是孩子有非常强烈的独立思考能力,才能顶到父母的痛处。”

其实,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处,少不了会有分歧。

孩子敢于遵循自己的内心,捍卫自己的立场,表达自己的意见,今后遇到事情才不会胆怯,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孩子也会在一次次顶嘴中,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更有利于将来与人交往。允许孩子跟父母顶嘴,也是父母的一种智慧。

03

敢于顶嘴的孩子,往往更独立,有主见。

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将2-5岁的孩子分成两组,一组孩子喜欢顶嘴,反抗性比较强。另一组孩子懂事乖顺,反抗性比较弱。结果发现:反抗性较强的孩子80%都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而反抗性较弱的孩子,只有24%的人长大后能够独立行事,判断能力也较弱,经常需要依耐别人。由此可见,会顶嘴的孩子,不仅能够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更敢于独立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著名教育家刘墉对儿子刘轩的教育非常严厉。他常常在节假日要求刘轩学习中文;在刘轩要出去玩时,要求他捡松果、扫树叶,清理屋檐下的排水沟。刘轩觉得父亲是没事找事,于是,经常跟父亲顶嘴,对着干。父亲也经常骂他是个叛逆的“混账小子”。有一次,父亲责问刘轩:“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叛逆?”刘轩理直气壮地顶嘴道:“因为我觉得我长大了,不该什么都听你们的。所以你叫我往左,我就偏往右,我有自己的想法,我该找到自己在哪里!”就是这样拥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刘轩,长大后惊艳了所有人。他不顾父亲的反对,学习自己喜欢的心理学,并成为了著名的心理学专家;他利用自己跟父亲多年斗嘴训练出来的敏捷思维,迅速反应,进入了媒体,一跃成为台湾文化媒体人的代表;他利用自己不服输,喜欢尝试,喜欢挑战的性格,勇敢地去探索自己的各种可能性,并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他去策划广告,成为台湾知名的创意达人和品牌顾问;他去参加演讲比赛,成为《我是演说家》全国总冠军。他的独立、自信、勇敢,坚毅不服输,让他的人生充满了惊喜,也实现了各种可能性。正如德国儿童心理学家家安格利卡·法斯博士所言:能够跟父母进行争辩的儿童,长大后会比较自信、有主见,拥有创造力,敢于挑战自己。所以,会顶嘴的孩子,往往未来可期。

04

允许孩子顶嘴,但是要选择性“妥协”。

孩子顶嘴的过程,是孩子为自己争辩的过程,其实也是父母引导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过程。我们允许孩子顶嘴,但并不是让孩子任意妄为。当孩子顶嘴时,我们需要有选择性“妥协”。1.非原则性问题,态度要温和曾经看过一篇关于父母批评孩子的帖子,里面有两条评论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小时候挨训,你只要说一句话,他就说你顶嘴。你要是一声不吭,他就说你是哑巴。”“父母永远分不清解释和顶嘴的区别。”很多父母都把孩子顶嘴当成和自己做对。但事实上,孩子顶嘴隐藏着很多原因,也许是想要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也许是想要引起父母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uafeif.com/jcbjg/10206.html